有资源,更要敢创新能作为(守望相助七十载 壮美亮丽内蒙古)

魅力霍林河 1970-01-01 08:00:20

原标题:有资源,更要敢创新能作为(守望相助七十载 壮美亮丽内蒙古)

——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纪事

在阿拉善,盐加工成氢氧化钾,再制作印染牛仔裤的靛蓝,产量世界第一;在乌海,煤“变”丁二醇,再变成可降解的白色塑料袋,广泛用于生活;在呼和浩特,牛繁殖后代可以性控,只产奶牛,不产公牛,准确率90%以上……

我们沿着内蒙古的经济脉络,在草原、沙漠、戈壁穿越15天,行程近4000公里,满眼可见“转型升级的神奇”。

这一切,源自哪里?凭借煤炭资源优势,内蒙古经济增速曾经“八连冠”的背后,能源工业是核心。能源经济给内蒙古带来辉煌的同时,产业以重化工为主、粗加工产品比重高、附加值低等,也日益成为制约内蒙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资源型经济转型成为大势所趋。

既靠有限资源,又用无限资源

盐产靛蓝,占世界份额六成;全区年规上工业太阳能发电54.98亿千瓦时

内蒙古西北角,最偏远的阿拉善盟,竟有一个全球最大的靛蓝产销基地——泰兴泰丰化工有限公司。公司年销售3.5万吨靛蓝,占世界60%以上市场份额。更让人惊奇的是,围绕泰兴泰丰公司,“盐”的上下游企业纷至沓来。从“原盐—金属钠—靛蓝”到“金属钠—甲醇钠”,再到盐化工与煤化工“耦合”,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内,盐原料吃干榨净,污染物实现零排放。

“2005年,江苏泰丰公司生产靛蓝,已占全球40%市场份额。是否到阿拉善建厂,公司内部有不小的争论。”内蒙古泰兴泰丰公司副总经理刘文献说。

有的认为:上游企业一直在当地经营盐场,“挖盐卖盐”,没赚啥钱。

有的反驳:阿拉善发现石灰石,已产出金属钠,正是延长产业链的好机会。

有的质疑:江苏距离市场近,干吗跑那么远?

有的支持:阿拉善接近原料产地,用电、用工成本比较低。

几经权衡,企业把整个靛蓝生产线搬到阿拉善。一年后核算,每吨靛蓝降低成本3000元,降幅10%。

依托能源、资源优势,内蒙古集聚“盐”“煤”上下游产业链,汇聚同类企业,形成能源、冶金建材、化工、装备制造业、农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为主的六大优势产业。“有限资源”的含金量倍增。

既靠“有限资源”,又用“无限资源”。内蒙古光照时间长、风能充沛;常年气温10度以下长达200多天,利于散热降温。发展太阳能、风能、大数据产业,优势得天独厚。仅太阳能一项,2016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发电54.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0%。

黄河拐个弯,在巴彦淖尔市形成广袤的河套平原。五原县隆兴昌镇光伏新村就坐落在河套里。站在村委会的制高点俯瞰,白色瓦房整齐划一,房顶、院里铺满光伏板。村支书李丑介绍说,在山路能源集团支持下,村里建起457套光伏住宅,每套88至112平方米,附带350平方米庭院。每家电池板的发电收入,50%返还农民,加上补贴,每户每年可赚3万元。电池板下,可以立体种植蔬菜、花卉,养羊、养鸡。

“我们建了24个地面式电站,今年已经发电23948万千瓦时。”山路能源集团负责人说。

既靠科技转化,又需培养人才

稀土着色剂技术世界领先,四种模式培养人才

中科院院士张洪杰花十年之功,研究成功稀土着色剂技术,却未能转化利用;稀土资源大市包头,坐拥世界最大稀土矿——白云鄂博矿,但稀土应用技术滞后。

科学家不知道哪能转化,企业家不知道哪有技术。怎么办?

包头联合中科院,成立稀土研发中心,力求“架桥铺路”,促进成熟技术落地;“技术引领”,培育科技型企业;“联合研发”,攻占稀土产业链制高点。

2015年,中科院专家池建义被派到包头,任稀土研发中心主任。他没急着组织研究,而是花了两个月,走访100多家企业,调查技术需求。

“稀土的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问题突出。”池建义说。他返回包头,到中科院寻找稀土科研成果。两方结合,发现有两件事是当务之急。一是研发稀土硫化铈着色剂,替代有毒的有机颜料、含镉和铅的重金属颜料。二是破解稀土加入钢中的技术难题,提高钢的品质,推动钢铁行业调结构。

池建义找到张洪杰,洽谈技术转化。2016年初,“绿色环保稀土着色剂中试工艺”立项。不久,世界首条年产10吨稀土硫化铈着色剂、连续化隧道窑生产线建成。11月,第一批产品下线,陆续生产出稀土印泥、稀土色浆、稀土口红等,标志着我国在稀土高附加值下游应用领域,又一次实现原创性突破。

池建义拿起一管口红,自信地说:“稀土着色剂制作的口红成本低,色彩鲜艳、性能稳定,没有任何毒性。”

科技转化“打基础”,培养人才“谋长远”。

地处北疆,内蒙古难以吸引高端人才。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不要行政级别、不要事业编制,探索4种创新人才使用模式:组建创新研发团队,“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创业青年“1+1”,即一个企业技术核心人员和一个中科院科学家组成研究小组,破解技术瓶颈;“专项跟踪”中科院高技术成果,打通从论文到产品的中间环节;建设科技企业互动驿站,征集企业技术需求,组织专家“点对点”对接。以稀土着色剂项目为例,由张洪杰院士、李成宇研究员牵头,庞然副研究员作为骨干科技人员,4位硕士作为固定科技人员,组成创新团队,申请了7项发明专利。

短短两年,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促使11个重点项目落地,孵化9家企业,成立6个研发中心,实施3项高技术跟踪计划。“现有抛光粉的市场价是每吨3万元。新研发的纳米稀土抛光液,能抛光精密仪器、芯片,每吨卖到300万元。”池建义说。

创新发展,举一反三。内蒙古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形成稀土、有色金属、煤化工等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取得稀土钢、无缝钢管、高铝煤炭利用等一批重大成果。2016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49件,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2933.21亿元。

既要有所作为,又要有所不为

弥补生产性服务业短板,推动节能减排

奔波300多公里,我们从鄂尔多斯市区赶到大路工业园。园区内,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企业一家挨一家,煤化工总产能达332万吨。

在投资动辄上百亿的“大块头”园区,负责人却特意介绍了一家小型化工企业。

看出记者的不解,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永军神秘一笑:“别看这家企业投资只有1.4亿元,可吃的是废料,产的是宝贝。”

厂子隶属永江佳源科技有限公司,厂区不大,设备却是新上。总经理李成林迎出来,兴致勃勃说起“宝贝”——聚合氯化铝,“发电厂产出粉煤灰,本是废物,没处堆放,但它的铝含量达50%,是生产聚合氯化铝的上好原料。用聚合氯化铝处理园区的污水,既有钱赚,又保护环境!”

在实验室,研究人员拿出一个小瓶,倒入洗煤厂的污水,再添加0.08克聚合氯化铝,搅拌均匀。不过2分16秒,黑乎乎的污水彻底变清。“处理1吨污水,仅用30克聚合氯化铝。公司年产10万吨产品,可以消耗10万吨粉煤灰。”李成林说,产品就地消化,不出鄂尔多斯,就能卖一半;不出内蒙古,全部销完。

弥补生产性服务业“短板”,加快与制造业融合,才能加速构建产业集群。内蒙古易高煤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煤制油,年产30万吨甲醇、14万吨煤制油。2017年,新上马乙二醇项目,第一条生产线将于10月底投产。

公司每年消耗200万吨煤,怎么运输?易高煤化公司项目安装经理刘珍元说,在大路工业园的支持下,铁路线直接通进了厂区。原料、产品用铁路装卸,比用汽车运输每吨降低成本20元;产品卖到呼和浩特,每吨降低成本50元。

有所为有所不为。内蒙古严格限制过剩产能行业,退出330万吨煤炭、291万吨钢铁产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国率先颁布政府行政权力监督管理办法,自治区本级行政权力削减3700多项。实施商事制度改革,174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

有资源,敢创新,能作为。内蒙古矢志不渝转方式,硕果累累,一往无前。(记者 马跃峰 吴 勇 张腾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