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科技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唱主角

魅力霍林河 2016-09-02 23:17:00

原标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科技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唱主角

在调整结构性改革步入攻坚阶段的2016年,随着创新发展理念的落槌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与我区家畜育种攀上了“近亲”。

4月6日凌晨1时38分,随着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的顺利升空,卫星上搭载的阿尔巴斯绒山羊、乌珠穆沁羊、荷斯坦奶牛、三河牛等我区5种优势家畜体细胞一同升入太空。

这是世界首次家畜航天生物育种科技创新试验。其深远意义在于:航天育种技术在家畜繁殖领域的应用,将大幅度缩短家畜育种时间和提升家畜育种效率,我区也有望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家畜新品系或新品种,对于丰富世界家畜品种资源库、提升我国家畜种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在2016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科技创新在经济主战场上的大显神通决非孤例。

4月26日,以国内领先的微悬浮创新技术为支撑的重大投资项目——吉兰泰盐化20万吨糊状PVC项目在蒙西地区开工建设,内蒙古将彻底结束盐化工企业只能生产通用型聚氯乙烯(PVC)树脂的历史,我区又将新添一条由化工产业向建筑、农业、包装等多个下游产业延伸的原材料工业链条。

2016年以来,由于多个科技创新孵化器和180多个科技创新团队的发力,我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链条向一、二、三次产业的多个领域延伸,成为内蒙古以科技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夺目的层面。

“创新能力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制约我区发展的最大瓶颈,必须把科技进步和加强科技创新紧紧抓在手上,依靠创新驱动提升发展新动能。”面对传统增长动能的明显弱化,自治区领导的要求放眼长远。

也正是为了打造新的发展动能,2016年以来,内蒙古以科技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止:

全力实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三大工程;

提出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全面部署细化科技创新三大工程等12项重点任务,并从制度、政策等层面予以保障;

围绕“五大基地”建设,完成稀土、有色金属、煤化工、现代种植业、现代畜牧业、大宗工业固废利用等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

以科技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区从供给端改善经济结构埋下了希望的种子,科技创新及其创新成果应用也高频率地走进内蒙古人的视野: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全球首条工业规模高温气冷反应堆核燃料元件项目在内蒙古的投产,标志着我国第4代核电技术研发应用走进世界前列,项目投产对我区保障示范电站首炉装料及后续换料、推进高温气冷反应堆核电技术商业化具有开创性意义;

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鄂尔多斯人造蓝宝石长晶生产线项目在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的开工建设,吹响了我区由氧化铝制造业向电子信息、航空、医疗等高端产业进军的号角;

我区光伏农业创新技术成果转化重大项目——磴口光伏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0兆瓦光伏发电和253栋光伏高效农业科技温室大棚综合项目的建成运营,为中西部地区挺进现代农业提供了成功范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元年,如果仅仅以此来概括内蒙古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和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如果仅仅以此来概括内蒙古以科技创新领涨改革发展、领涨经济发展大潮的全部,还不足以反映全部。

随着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一个科研创新项目取得16项行业专利,我区乳品制造业形成9个企业标准,累计为企业增加销售收入60多亿元。

随着蒙东铝及铝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我区正式拉开探索并化解电解铝产能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为提升铝后加工业核心竞争力开辟了道路。

随着蒙药制造业创新技术在全区的广泛应用,我区蒙药新品种超过120个,蒙药每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8亿元不再是神话,18家蒙药制造企业成为内蒙古争取蒙药国际市场话语权的丰厚资本。

随着包头稀土产业联盟的正式成立,全区稀土新材料创新技术走进稀土合金、稀土永磁、稀土厨具等多个领域,我区形成从选冶、分离、深加工、新材料到终端产品生产的稀土产业集群,内蒙古也成功晋级为我国最大的稀土产业基地。

随着我区云计算服务器首破70万台和全区首个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创客中心的开园运行,近40家区内外创新型企业入驻创客中心,通过互联网创新技术打造由生产到销售终端的全产业链条,在内蒙古由可能变为现实。

——2016年,在科技创新引领创新驱动、推进结构性改革中,内蒙古已呈现出从未有过的丰满与生动。

目前,内蒙古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增至237户,全区科技创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至42%以上;上半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高于同期GDP增速12.8个百分点。

一个欠发达地区,只能在开拓创新中成就梦想。

按照我区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区科技创新与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提升至5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将增至20%。

实现上述目标,关乎内蒙古经济的前途与命运,更关乎内蒙古创新强区、科技强区之梦。□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