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扶智造血助脱贫

内蒙古日报 2020-06-28 15:53:20

四五十斤重的大南瓜、紫色的油菜、五彩缤纷的茄子……这些别具一格的太空蔬菜种植于扎兰屯市达斡尔民族乡绿色蔬菜种植科普示范基地。

“咱这蔬菜是用太空种子种植的,不仅销得快价还高。”谈到这个项目,科普示范基地的负责人徐继霞笑得合不拢嘴,“目前,基地引进了‘航空一号’黄瓜、‘深青971’西红柿等27个品种。这些新品种营养丰富、口感好、产量高、适应性还强……”

徐继霞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过去也不懂啥技术,多亏科协搭建了平台领着我们去外面学习,眼界宽了,致富的门路也就多了起来。有一次跟着科协去深圳学习,看到了这稀罕的太空种子就想到了回乡种植。科协不仅帮我跟科研机构建立联系,还经常派技术专家进行指导。”

徐继霞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也帮助大家伙一同致富。53岁的达斡尔族大姐齐玉凤说,“我们老两口身体不好,自打来基地里打工后家里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基地离家近,活儿不重,一年能收入3万多块钱,又能学到不少新技术,这好处太多了!”

还有很多像齐玉凤一样的贫困户,通过学习新技术实现了自我提升。家住扎兰屯市卧牛河镇红旗村的张景涛以前一直靠着打零工维持生活,自打来到扎兰屯市森宝黑木耳种植公司的种植基地,在科技专家手把手地指导下,从最初的食用菌种植“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

“我要把学到的种植技术教给更多农户。”张景涛坚定地说。

“通过技术培训,越来越多的人像张景涛一样从贫困户变成了致富能人。”扎兰屯市森宝黑木耳种植公司种植基地负责人、农技协科普专家李玉梅介绍,目前该基地通过技术引进、联合攻关建起了食用菌研究所,研发出一系列新产品,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了越来越多的村民致富。

近年来,自治区各级科协发挥自身组织优势、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找准科技助力这个切入点,组织动员全区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将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品种成功落地,让扶贫工作日渐实现“精”“准”“优”,让更多贫困群众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据统计,内蒙古科协连续两年组织300多名科技专家走进基层,开展科普报告、专题讲座及实用技术现场指导,累计讲课695场次,培训农牧民18万人次。

疫情冲击之下,科技工作者也在积极寻找新的发力点。鄂伦春自治旗诺敏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张玉林就开展起了线上培训,建起了“老张聊农事科技服务”微信群,确保贫困户养殖、种植、加工技术指导“不掉线”。

“科技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内蒙古科协宣传联络部部长杨生华介绍,内蒙古科协将持续开展百名专家走进盟市旗县科普传播行活动,组织科普专家队伍和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实施科技志愿服务“智惠行动”。各地科协组织也将结合当地实际,小规模、多形式、多层次、灵活开展科普活动,在“志智双扶”上持续发力,不断激发基层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记者 赵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