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自利性偏差”反求诸己成就人生
原标题:告别“自利性偏差”反求诸己成就人生
最新一期《奇葩说》讨论“20岁有个一夜成名的机会,该不该要”,反方辩手席瑞提到一种心态,叫做“自利性偏差”。接受采访的心理专家介绍,生活中这种心态常见,输了比赛、考砸了、创业失败了,甚至上班迟到了,有人总能找到各种“理由”为失败“归因”。
据心理专家解释,“自利性偏差”是指对自己的成功往往做个人归因,对失败做情境归因;而对别人的成功倾向于做情境归因,对失败做个人归因。用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来判断客观事物,把不好的、错误的原因归于其他人或者外因,这种归因错误很容易导致偏见和对他人的刻板印象。
认知心理学博士安妮·杜克在《对赌》一书中对此有形象的解释:为什么在牌桌上一夜暴富的人,最后往往会输得倾家荡产?原因在于,这些人看到别人赢了钱,就会觉得是运气,而自己赢了钱,就觉得是实力,于是只要赢了一次钱,就觉得自己次次都能赢,最后导致血本无归。
去年以来,“内卷”一词突然爆红网络,并被《咬文嚼字》杂志评选为2020年十大流行语之一。现实中,面对教育、就业、职场、考试、婚恋、投资等领域的竞争,不少人感到为了生存要付出更多努力,生活越来越累,压力难以向外释放,把这种群体压力归因于“社会内卷化”。有的人产生了“内卷化”情绪,因此而消磨了斗志,实不足取。
客观而言,人们面对来自职场、生活、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压力,需要寻求缓解压力的办法或渠道。在此背景下,“自利性偏差”应运而生,且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存在的心理学现象,青少年中也很常见。比如,当考试没考好,他可能会说“试卷太难了”,而不是“我没做好”。把考试没考好的原因归为试卷难度大,一方面可以掩盖自己不够优秀的事实,另一方面可以为粗心、努力程度不够找借口。这是值得反思和警惕的。
“内卷化”情绪和“自利性偏差”让人远离了焦虑,自我感觉良好,但结果很可能是逃避现实和自我麻醉。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一些人,被“自利性偏差”牵着走,得意时趾高气扬、盛气凌人,遭遇挫折后,便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有的甚至走偏了方向,迷失了自己。
用“自利性偏差”为“得”与“失”找理由或借口,确实能比较容易缓解心理压力,甚至获得虚荣心和满足感,但付出的代价往往是,人生就此止步不前甚至沉沦。毕竟,“麻醉剂”的有效期总是短暂的,最终我们总要面对现实,迈出那艰难的一步。只是到那时,或许已错失了良机,后悔也迟了。
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成功与失败,应以积极的心态认真对待。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孟子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中共早期领导人恽代英把记载自己缺点的日志晒出来,公示己过,在众人监督下完善自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生前常对人说,“认识自己比认识别人更难”。为此,他始终坚守着一个习惯,就是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总要挤出一定时间,“闭门谢客,闭门思过,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大道至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问题只在于,你愿不愿意直面生活,对“内卷化”情绪保持足够警惕,向“自利性偏差”坚决说不?愿不愿意反求诸己奋勇向前?(威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