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年人理财筑牢法治保障
原标题:为老年人理财筑牢法治保障
2月24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老年人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其中,高某诉刘某、龙某确认合同无效纠纷案系“以房养老”的“套路贷”。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刘某、龙某等人就案涉房屋买卖存在恶意串通。龙某以规避实现抵押权法定程序的方式取得出卖案涉房屋的委托代理权,且滥用代理权与买受人刘某恶意串通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损害了高某的合法利益。故判决确认案涉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刘某协助将案涉房屋变更登记至高某名下。(2月24日新华网)
近年来,针对老年群体的理财骗局时有发生。这些理财骗局轻则让老年人损失部分财产,重则可能会让老年人的养老钱、看病钱血本无归,引发家庭矛盾,影响社会稳定。这次司法机关依法查明事实,果断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并以典型案例形式公开发布,凸显出其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鲜明态度。
事实上,很多老年人坚持勤俭节约的习惯,往往都会存有一定的积蓄。同时,老年人为了资产保值增值,免除养老、看病的后顾之忧,减轻子女负担,也不排斥或倾向于投资理财。但是,由于老年群体对现代化工具和信息掌握程度不够,对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缺乏全面深度了解,加之有贪便宜的心理,致使一些老年人极易在不法分子花言巧语的诱导下跌入陷阱和骗局,被当作围猎目标。
现实中,“以房养老”式骗局尚属新事物,且由于房屋毕竟属于固定资产,难以及时处置,此类骗局尚未高发。更常见的是,一些人以赠送礼品方式忽悠老年人将存款转换为保险产品或亏损风险较大的理财产品,或者以高息、高收益来诱导老年人投资所谓“高大上”的项目,实则属于传销或集资诈骗。值得反思的是,对于个别陷入骗局的老年人,他们自身也存在一定过错,如面对诱惑时不能保持冷静克制,或贪图便宜,容易轻信他人。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维护好老年群体权益,为老年人理财提供安全保障,需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司法机关在处理相应纠纷时,应当根据具体案情和老年群体的弱势特征,对其予以着重保护,让觊觎老年人财产的投机者、不法者无法得逞。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典型案例具有普适性,各级法院在处理此类纠纷时应予参照,进而形成普法效应,引导公众更好地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威慑投机者莫向老年人伸手,保护老年群体不再陷入各种套路和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