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上新,高校需有所为有所不为

光明网 2021-03-03 11:25:25

原标题:本科专业上新,高校需有所为有所不为

本科专业上新了!教育部日前发布通知,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新增37个专业,其中包括量子信息科学、能源互联网工程、智慧交通、智能飞行器技术、智能交互设计、创业管理、古文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

高校专业的动态调整,不管是撤销还是新增专业,都是社会知识结构变化以及社会需求变化的结果,也是优化高校专业布局、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从此次新增的37个专业来看,从量子信息科学到古文字学,从智慧交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反恐警务到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这些新专业无疑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方面需求,也符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的要求。

比如,量子信息科学、能源互联网工程等专业,所面向的就是服务科技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古文字学等人文专业,虽然相对冷门,但越是冷门专业就越需要有人学习、传承。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关系文脉的传承与发展,同样是国家重大需求。语言文字学本身就是冷门学科,而古文字学晦涩、枯燥,无疑又是冷门中的冷门,但是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部文化史,解码古文字其实就是一个解码民族文化的过程,能够找到很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信息。

对于高校来说,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释放了更大的办学空间。但是在选择开设哪些专业时,高校不能盲目求新、求热、求全。开设新专业,要进行科学地论证,评估是否符合高校自身的特色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是否具备办学特色优势、资源条件,这也就要求高校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特色不明、需求不准、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上新”,一哄而上,既可能导致有限办学资源的错配和浪费,也可能误人子弟。

此次教育部不仅新增了37个专业,也撤销了518个本科专业。一些专业之所以被撤销,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变化的结果,也是因为过去一段时间,部分高校盲目上马新专业,导致高校办学失去特色、专业同质化严重,社会满意度低。撤销这些专业正是为了进一步优化高校专业布局,整体提升学科水平。

而对于学生而言,在选择专业时也要擦亮眼睛,不要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不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高校的实际办学实力。一些考生从专业热门程度、就业难易程度出发,但专业冷热,就业难易其实是不断变化的,结果很可能是学非所爱、学无所成,最后就业也面临困难。去年,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以全省文科第四名的高分,选择北大考古专业追随“敦煌女儿”樊锦诗,就为考生选择专业提供了遵从内心与热爱的参照。

而高校在开设新专业之后不能“一劳永逸”,既要科学研制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在领域内作出特色与成绩;同时,也要加大宣传力度,消除高校与家长、考生之间的信息差,满足学生的知情权,帮助考生更加理性地选择专业。(杨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