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无证明城市”需做好三件事
原标题:建设“无证明城市”需做好三件事
近日,山东淄博出台“无证明城市”专项实施方案引起舆论关注。
何谓“无证明城市”?作为政务服务提升的重要体现,“无证明城市”是通过实现政府系统内部的数据流通,省去老百姓开具并提供证明的繁琐程序,并非真的不需要证明。其背后牵动着政府管理的方方面面,考验着城市治理者的决心和智慧。
建设“无证明城市”,要先要打破部门壁垒。“无证明城市”的背后,需要“电子证明”及相关数据在各部门间、不同场景中的自由使用和调取。政务服务要想顺利抓取数据,首先要打破部门间的壁垒。当前一些单位自身积攒了大量社会数据信息,却因各种理由排斥或回避进行数据横向共享;更有一些企业则将数据视为敛财的工具,抬高数据共享成本阻碍数据的流通……这需要城市治理者坚定决心统筹协调。唯有做到一盘棋管理才能有效实现联通。
建设“无证明城市”,需用好大数据。大数据云计算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运用好可提升效率,运用不好反而会形成新的堵点。近些年,各地为实现“数据多跑腿,百姓少跑路”的愿景,引入了新技术新设备。但一些地方政府不懂得如何驾驭优化技术,不仅额外增加了基层工作者负担,工作效率也未得到提升。例如,一些部门机械理解数字化,把数据录入量视作数字化水平的考核指标等。用好大数据是要挖掘并利用数据共性,在制定结构、格式、规范的过程中树立全盘思维,真正实现一次采集,多样生成,多场景适用。
建设“无证明城市”,需做更多减法。同一型号的高铁虽然时速一样,但停靠站多的车次行驶的时间便会更长。如果将政务服务视作一条线段,流程的每一步就是一个节点,云计算提升的仅是节点间流通的速度,但如果节点不缩减,总体速度难以有质的提升。“无证明城市”不仅要省去老百姓提供证明的过程,还需要减去那些不需要的证明。比如,随着有些地方的一些政策措施越来越完善,步骤也越来越繁杂。在流程上做减法,需要城市治理者对政策认真剖析,到一线扎实调研。
民生的痛点是社会进步的堵点,效率的堵点是高质量发展的难点。“无证明城市”的建设仅仅是个抓手,希望能通过这项建设,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和方式方法,让难点变易,让堵点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