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让“填表评比”折腾科研人员了

光明网 2021-03-14 17:16:22

原标题:别再让“填表评比”折腾科研人员了

“让科研人员有自主权,很重要的是要让科研人员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不能把科研人员宝贵的精力花在填表、评比等事务上,还是要让他们心无旁骛去搞研究,厚积才能薄发。”3月11日,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的一番话,再度让全社会关注到了科研人员精力虚耗的问题。

月度报告、年度总结、汇报PPT、成果调查统计表、项目经费财务报表,林林总总的各种表格,动辄四五十页起步。可以想见,科研工作者要是把精力耗在这些上面,能不能成科学家不好说,倒是有可能磨练成专职秘书,或是财会专家。之前有学者在采访时就说:“为了报销科研经费,科研人员要精打细算,三天两头看财务报表,快变成专业会计了。”

客观来说,填表、评比、汇报等案头工作,某种程度上有其存在的逻辑。这些工作也是一种管理手段,借此了解项目进展,防止学术造假、贪污腐败。但往往各级单位层层加码,导致填表工作背离了基本功能,变成形式主义的折腾,成了科研人员的巨大负担。

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根本上来说是在科研领域内,行政逻辑压倒了科学逻辑,把本是在未知领域探索、充满不确定性的科学研究,格式化成一种精确到年月日的文字表述。

动辄要求写材料,非但不是积极作为,反而是不作为。曾有学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的研究员、副研究员和教授、副教授加起来有数百万,每年总共要填多少表啊?管理者看得过来吗?”“我觉得交上去的表格基本没人看。每个项目总结都摞得跟小山一样高,管理者哪里看得过来?”

之所以看不完甚至不看,依然要求源源不断地写材料,其目的不是服务科研工作者,某种程度是相关单位的一种免责方式。将各类表格不加节制地细化,让科研工作者提供资料以备案,从形态上做到“管理严谨”的表相。至于科研工作者压力大不大,还有没有时间搞科学研究,服务工作有没有做到位,则无暇顾及了。

可以说,科研人员苦于这种书面工作久矣。这一问题事实上也早已引发社会关注,去年两会,科技部部长也曾表示“为科研人员减负,让大家不为表格报销所困扰”。要看到这种问题事实上有相当的顽固性,根治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这需要在科研工作的管理中大力倡导科学精神,尊重科研工作本身的规律,本着为科研工作者服务的理念,减少无谓消耗。对于科研填表、考核、报销的标准,哪些应该严谨、哪些可以灵活,应当出台国家层面的细化方案,杜绝各单位层层加码的空间。此外,也可以考虑建立信息公共平台,比如科研情况等信息,填了一次之后,在不同层级项目中可以信息共享、迅速调取,从而减少重复劳动。

目前我国的科研水平正稳步提高,但也要看到在一些关键领域存在“卡脖子”现象,基础研究不够充分、前沿。在此大背景下,我们更要珍惜科研工作者的劳动力,让他们把全部精力投身到科学研究中当中。科研工作者巨大的填表负担,就是我们在迈向科研强国的道路上,必须搬开的一座绊脚石。(易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