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是自我赋能而不是一蹶不振

南方日报 2021-03-18 16:08:27

原标题:摸鱼是自我赋能而不是一蹶不振

一个大一新生试图在一个昏昏欲睡的下午打起精神,顺便通过模仿老师说话获得快感,于是在开放性学习平台创建了《摸鱼学导论》,这个带有玩笑性质的课吸引了1000多名同学加入。近日,“如何评价清华大学《摸鱼学导论》这门课程”的话题在网上引发热议。

摸鱼出自成语浑水摸鱼,指不认真工作。这种带有不务正业贬义色彩的行为如何成为一门“学”,还登上顶级学府平台,甚至受到网友追捧?先看看《摸鱼学导论》讲了些啥。目前公开的课程有自我形象及其结构、积极心理学、早春校园美景,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正经。

打工人的摸鱼方式是在上班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比如“摸鱼式加班”;此事中,学生的摸鱼方式是高质量分享资料和经验,应对科研道路上的学习压力和心理亚健康状态。它们的共同点是焦虑,基于这种集体情绪,摸鱼学从一个不经意的玩笑出圈,获得广泛认同。

“逃避可耻,但很有用”,摸鱼人认识到各种学业压力、职场焦虑后又无力改变,为了避免心理不平衡选择逃避。这其实是对现实的无奈与妥协,也是一种无声的抵抗。

以前我们羞于承认自己摸鱼,害怕与不务正业沾边。近年来,各种摸鱼表情包、金句逐渐流行,由此可见摸鱼作为“减压阀”的纾解压力作用。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摸鱼学导论》将这种暗戳的妥协与抵抗带到明面上来,对此竟然少有批评之声,甚至不少网友表示羡慕。从“逃避可耻”到“摸鱼正义”,摸鱼的感情色彩在发生变化。

但平心而论,逃避分为积极逃避和消极逃避,与此对应地,摸鱼也有积极、消极之分。前者是通过暂时休息更好复原,后者是沉浸在慵懒状态就此沉沦,区别在于,将摸鱼看作手段还是目的。

更确切地说,摸鱼是自我赋能而不是一蹶不振,《摸鱼学导论》看上去很戏谑,实际上课程内容还是积极上进的。有数据显示,六成以上职场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95%的职场人表示依然想要努力。即便有些人口口声声自我调侃“一直摸鱼一直爽”,但过后还是会选择继续奋斗。

我们认同《摸鱼学导论》,实际上是在认同一种调整节奏的方式,也要进一步意识到,摸鱼只是手段而非终极目标,摸鱼过后是奋斗。(杨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