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贷”“贷”不来消费升级

人民网 2021-03-26 11:21:38

原标题:“奇葩贷”“贷”不来消费升级

“车贷房贷微粒贷,贷贷压身;花呗白条信用卡,月月相催”。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的迭代升级,贷款消费已经紧密地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某些相关贷款产品或许能够让消费者获得眼前薄利,最终结果却往往得不偿失。眼下,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巧立名目的“奇葩贷”便是其中的典型。

“彩礼开销不用愁,‘贷’来稳稳的幸福。”近日,一张九江银行“彩礼贷”的宣传海报登上了热搜。最高可贷30万元,年利率低至4.9%。由于该海报受到了舆论的普遍质疑,随后九江银行发布致歉声明,称已对直接责任人给予停职处理。但这厢“贷款提亲”下架,那厢“贷款下葬”又浮出水面。另据媒体报道,昆明一陵园与当地银行有意向联合推出“墓地按揭贷”,声称“未来土地越来越少,还会继续上涨”,按揭产品给客户子女或者孙辈“解决实际问题”,且“不需要抵押”。同样,在一片质疑声中,涉事方称已经放弃该合作项目。

“彩礼贷”——单单这个名字,便让人闻之生厌。它先天地把情侣双方的感情能否修成正果与金钱挂钩。仿佛围绕这笔贷款,正在上演一部女方漫天要价,男方举债硬撑的戏码。而“墓地按揭贷”则更是让人匪夷所思,陵园竟然套用商品房销售技巧来销售墓地!实在是太滑稽了!

实际上,在“彩礼贷”“墓地贷”之外,近些年市场上还不乏“结婚贷”“整形贷”等奇葩贷款产品。大有“婚丧嫁娶,银行包办”的架势,真可谓是“只有你舍不得花的钱,没有银行不敢贷的款”。

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这些“奇葩贷”看似是为了满足特定的消费需求,实则剑走偏锋、偏离正轨,早就背离了消费升级的初衷。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奇葩贷”是对“天价彩礼”“天价婚礼”“天价墓地”“过度整容”等不良风气的助推,是对畸形消费的附和。

“奇葩贷”真的不是一门“好生意”。一方面,变相的消费贷多采用无抵押或弱抵押方式,银行难以控制其实际用途,存在较大的风控难度;另一方面,这些贷款无法产生未来稳定的收益,也存在较高的违约风险,进而增大整个社会的不稳定性。

不可否认,随着金融市场的竞争加剧,部分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银行近年来压力陡增。在业务“创新”的冲动下,名目繁多的消费贷应运而生。当一些银行机构不断迎合部分人的消费欲望和套利冲动,当一些消费贷成为消费主义亦步亦趋的附庸者,甚至为了销售贷款产品不惜炒作社会痛点、贩卖焦虑时,这样的金融产品注定是亚健康的甚至是带病的。

“奇葩贷”“贷”不来消费升级,消费金融需要更多货真价实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