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县城住宅高度 要杜绝“高大上”攀比心态
原标题:控制县城住宅高度 要杜绝“高大上”攀比心态
“县城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最高不超过18层”,这是近日住建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要求。
一直以来,高楼大厦林立是我国民众对于现代化城市的印象,因此,各地都爱引用摩天大楼的数量来证明自己的繁华程度。如香港是世界唯一一座摩天大楼超过300幢的城市,被称为“东方之珠”。据称,世界一半的摩天大楼在中国。
高楼大厦并非越多越好,其带来的弊端也越来越引人关注。我国自2005年起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西方国家也大都采用以24米以上为高层建筑的标准。
2020年4月2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摩天楼”,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超过500米,要上升到国家相关部委审批。显然,500米将成为各大城市“摩天楼”的天花板。该《通知》还要求,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并由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审批。此外,各地新建100米以上建筑,应充分论证、集中布局。这个《通知》还明确规定,中小城市要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县城住宅要以多层为主。
可以说,3月29日的《意见》是去年《通知》的延伸,而且把县城住宅“以多层为主”进一步明确为“以6层为主,最高不超过18层”。
近些年来,国内已有不少专家反思高层建筑的弊端,如城市运行效率往往因高层建筑而增加了交通出行压力和停车难;高层建筑的设备和装修水平更高,造价高于多层建筑;高层建筑最突出的问题是防火安全的设计更加困难。西方发达国家大多已不再大量建设高层建筑,而我国高层建筑乃至摩天大楼的建设热似乎并没退烧。
有舆论甚至认为,上述《通知》和《意见》可能导致更多地方“撤县改区”,令县城逐步消失。因此,《意见》是否可以把县城的界定扩大到一些勉强设置的行政区。
《意见》提出,县城建设应疏密有度、错落有致,既要防止盲目进行高密度高强度开发,又要防止摊大饼式无序蔓延。县城人口密度,应控制在每平方公里0.6万至1万人。
目前来看,全国大多城市都以降低入户门槛,吸引人才,结果是城市通过兼并越来越大,人口也越来越多,住宅也就越来越高。不难看出,各种城市实力排行榜(如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排名等等)推高了人们追求城市和建筑“高大上”的心态。与此对应,多层建筑在人们心目中难免“矮了一截”。如何让人们摆脱追求建筑“高大上”的心态,是控制县城住宅高度的关键所在。
此外,《意见》还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县城新建建筑要普遍达到基本级绿色建筑要求,大力推广应用绿色建材,推行装配式钢结构等新型建造方式。通常来说,较低的建筑更容易采用装配式建筑。这样建设住宅会更快一些,房价成本可能会更低一些。因而,县城推广多层建筑也对控制房价上涨有所帮助。
随着轨道交通的大力发展,城市群的居住空间得以放大。再加上推广装配式建筑,实行住宅的“工业化生产”,住者有其居更加容易实现,小城镇的宜居性有望得到提升。当然,最紧要的是要防止新一轮不必要的“撤县改区”!(作者:彭 澎 是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