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灾害防御堤坝,护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北京青年报 2021-05-03 17:04:41

原标题:筑牢灾害防御堤坝,护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月30日18时至22时,江苏南通部分地区出现冰雹和大范围强雷暴大风天气。截至目前,受灾人口3000余人,因大树倒伏砸倒房屋、电线杆被刮断、狂风卷入河道等造成11人死亡,因灾受伤人口102人。

11条鲜活的生命意外离去,更多的人因灾受困受伤,令人不胜唏嘘。自然灾害在展示巨大破坏力的同时,再次向我们敲响了加强灾害防御能力建设的警钟。

极端天气突袭而来,既有偶然性也有一定的必然性。客观上,我国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总体还比较弱。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邹宁提出:“我国沿海地区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气候灾害多发、易变、风险高、危害大,对沿海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一大威胁,提高沿海地区气候灾害应对能力刻不容缓。”2016年6月23日,与南通比邻的盐城市阜宁、射阳等地出现强对流天气,造成99人死亡、846人受伤。既往,极端天气往往造成重大损失,教训足够深刻。

冰雹也好,强雷暴大风也罢,各种自然灾害无法避免,但只要防御措施充分有力,就能有效减少损失。各地应认真总结灾害防御经验,深刻反思不足,立足最不利、最复杂的情况,细化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明确细化责任,系统推进、靶向施策,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实现防患于未然。

痛定思痛,防御灾害要尽可能找出每一个“变坏的可能”,把隐藏着的每一个不安全因素都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此,一些地方已作出了积极探索。如北京市房山区作为全国灾害风险普查试点地区,去年5月率先启动灾害风险调查工作。目前,该区圆满完成了调查任务,包括难度最大的房屋建筑承灾体调查,初步摸清了灾害风险的底数,首次建立“灾害数据库”,形成涵盖灾害危险、灾害损失、减灾救灾等全门类、全要素数据成果。这样,对于辖区内有哪些“变坏的可能”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开展灾害防御不仅更有底气,还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据介绍,房山区普查形成的普查技术规范和组织实施模式已由应急管理部向全国推广。

各地应积极开展“灾害数据库”建设,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精准开展监测预警,细化排查整改措施。比如,通过对危房危墙、户外广告牌、高大树木等重点部位进行“回头看”,有的放矢,查找风险漏洞,补齐短板弱项,不断提升灾害防御水平。

从4月初开始,我国由南向北进入汛期。根据水利部披露的信息,今年我国气候年景总体一般到偏差,北方区域性洪涝灾害可能相对更多。各地要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增强防御灾害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坚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态度,把问题设想得更严重些,做到从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努力。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学习防灾避险知识,掌握自救互救常识、逃生技巧,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以什么样的姿态应对处理极端天气,最终效果如何,见证着政府担当,考验治理能力和水平。各地都应积极行动起来,从抓好监测预警入手,努力建立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筑牢灾害防御的坚实堤坝。(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