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模式岂能成为“稻草人”
原标题:青少年模式岂能成为“稻草人”
6月1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正式施行。不少视频、直播、游戏等网络平台正加快升级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优化“青少年模式”内容池。然而记者发现,部分网络平台尤其是头部网络平台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仍存在较大漏洞。以微信“视频号”为例,进入“视频号”分区没有青少年模式的自动弹窗提示,需要进入微信设置界面手动开启。重置密码方面,微信可以通过短信直接重置登录密码以解除青少年模式。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本应严格禁止青少年过分沉湎于游戏、短视频等的青少年模式,却可以被轻易突破和关闭。平台的这种放水行为,既是对保护未成年人社会责任的怠于履行,也是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刻意违反。监管部门理当积极作为,严肃查处类似行为,有效堵住漏洞。
据《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未成年网民已达1.75亿。短视频的出现,让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直播及网络游戏的现象愈发普遍。特别在节假日期间,一些父母无瑕管护,一些孩子身陷网游和直播不能自拔,甚至耗费巨资购买装备、打赏网络主播。
对此,父母固然应尽到监护责任,对青少年多些关心和陪伴,而非将手机当作哄娃神器,任其沉湎其中。但是,拥有强大技术的网络平台无疑更应尽到相应责任,构建科学合理,没有纰漏的青少年模式。要知道,人脸识别、实名认证、短信通知、关联监护人、限额充值等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任何一个网络平台都有能力贯彻。
遗憾的是,在吸纳用户、增加活跃度、提高业绩的压力下,很难说一些平台不是刻意留下“漏洞”让青少年有机可乘,平台则坐收渔利,让一些未成年人越陷越深。以报道提出的“视频号”为例,如果只需短信验证、重置密码即可解除青少年模式,该防护相当于没有防护。因为,任何一个贪玩的熊孩子都会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以该方法解除青少年模式,如果是隔代监护的情况下,此种情况更为严重。
要知道,《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均需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方可注册。每日22时到次日8时,游戏公司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法定节假日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不得超过1.5小时。此外,《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做了原则性规定。
构建青少年模式是法律底线和红线。在技术越强,责任越大的常识下,网络平台理当成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首要责任人,而非见利忘义,应付了事。将人脸识别利用起来,定期启动、解除青少年模式时启动的话,无疑能够堵住很多漏洞。网络平台理当自觉担当起应有责任,监管部门更应严肃查处刻意“放水”的行为,进而构建难以破解的青少年模式。(史洪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