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小区物业要有杆“公平秤”
原标题:衡量小区物业要有杆“公平秤”
物业管理是北京全力抓好的“关键小事”。近日,聚焦如何科学评估小区物业服务,市住建委发布《关于规范物业服务评估活动的通知》,明确了谁来评、评什么、谁付费等主要问题。
为物业服务评估建章立制,这在全国来看还是新鲜事,但着眼现实,又的确很有必要。随机问几位身边人“你对小区物业满意吗”,吐槽抱怨的不在少数。从设施维修不及时,到小区绿化不到位;从处理纠纷和稀泥,到物业收费价太高,“槽点”不一而足。可如果再听听物业公司的心声,业主诉求不合理、连续拖欠物业费等等,抱屈叫苦的也很多。一来二去,双方很容易闹僵,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份来自市高级人民法院的调研也为此提供了佐证:全市涉物业服务相关案件连续5年上涨,传统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调解率只有12.1%,远低于其他民事案件调解率。
早在10年前,北京就引入“第三方评估监理”规范开发商交房时的物业服务活动。此番出台的新政更为系统全面,相当于为第三方的评估服务立了规矩。以后小区居民与物业公司发生纠纷且僵持不下,可邀请第三方来评估打分。评估报告在手,不论是小区居民主张权益,还是物业公司“自证清白”,都有了更强依据,调解效率势必大大提升。特别是随着北京城市精细化治理走向深入,越来越多的小区配备物业服务,越来越多的治理事项摆上台面,矛盾问题水涨船高。进行这一顶层设计,也有相当的前瞻性。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评估机构的权威性如何保证,评估过程如何做到公开透明,怎样避免物业公司与评估机构有利益关联,一系列具体问题还有待制度的细化。
以更大视野来看,规范物业服务,意义不局限于夯实居民的获得感,更在于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在全市大棋盘中,小区是居民过日子的重心,也是基层治理的节点。大大小小关乎公共利益的工作,经过层层分解,往往都要在小区落地。反过来,一个小区能否和谐稳定,也间接影响着一个片区乃至更大范围的整体秩序。比如,在抗疫的胶着时刻,正是一个个小区严防死守,全市才铺开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控网络。有的小区出现了“跑冒滴漏”,一度导致一个片区乃至一个区跟着紧张。治理好一个小区,作为“管家”的物业公司是街道社区的重要补充。据统计,在疫情防控期间,全国有700余万物业服务人员参与其中,消杀测温、运送物资、代收快递,立下了汗马功劳。事实证明,物业在基层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用好的有生力量。
近些年,北京在提升物业服务水平上进行了许多探索。通过“党建引领”“物管会”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破解了很多历史掣肘,打开了工作局面。越是向前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多,对物业服务水平的期待越高。为此,相关部门还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千方百计加速物业进步。这关乎着广大市民的获得感,而这份“北京方案”也将给其他城市以借鉴。(崔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