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分层”,欧洲“躺平”
原标题:英美“分层”,欧洲“躺平”
在魔幻系列影片《哈利·波特》中,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堪称魔法世界里的“欧洲名校”,吸引着众多少男少女赶往伦敦市中心的国王十字车站,争相搭乘那列驶往梦想彼岸的特快列车。不过,只有那些具有魔法潜质(或获得邀请)的孩童才能获知“九又四分之三月台”这一道通往魔法世界之门,而后大胆手推行李车冲破“物理障碍”,登上“霍格沃茨专列”前往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最终通过魔鬼训练获得象征魔力最高荣誉的“梅林爵士团一级勋章”。
影片是现实的映照。《哈利·波特》描写的一幕幕,都是英国教育分层的真实写照。在英国,以私立贵族学校为代表的精英教育广受尊崇,甚至影响了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拿名气最大的伊顿公学来说,包括现任首相约翰逊在内的近20位英国首相毕业于此,威廉王子、哈里王子等多名王室成员也大多毕业于此校。不过,私立学校的学费昂贵且不断上涨,目前大都接近4万英镑/年,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统计显示,全英也只有约7%的儿童就读私立中学。
免费公立初中是绝大多数英国家长的首选。英国公立初中分两种:普通公立学校和文法学校。前者是免费初中教育的基础,完全依照就近入学原则,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文法学校则相当于重点中学,激烈的竞争也多存在于此。
在英国,文法学校的数量比普通公立初中少得多,要想进入就必须填报志愿,参加所在区的统一考试,由文法学校按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排名,择优录取。英国小学毕业生多为11岁的孩子,升入七年级即初中的文法学校考试因此被称为“11+”考试。这种考试以难度大而闻名,考试科目一般包括数学、英语、文字推理和图形逻辑等。因此,许多专门针对“11+”的考前培训班应运而生,且价格昂贵。
文法学校受到热捧,说到底还是因为数量偏少,且上世纪60年代曾立法规定不准新增,从而供不应求。因此,为了选一个好学区“举家搬迁”也是常有的事。
和英国一样,美国教育有私立与公立之分。私立学校因为收费高昂,提供高端教育服务。公立学校为保障公平,一般都规定学生就近入学。在美国上公立学校,择校的本质是选择好的社区——好社区就有好学校。
美国大约有1.5万个学区。联邦政府只提供地方教育总开支中的10%左右,州政府负担一半,余下经费则主要由地方政府筹措。在美国,地产税构成地方政府约70%的收入来源,往往社区质量好、房价高的地区,地税收入丰厚,当地的教育资源也就更充足。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的自传中描述,随着她小时候居住的芝加哥社区里中产阶层的零落(或搬走),她就读学校的质量大幅度下降。
英美是“分层”,同为西方世界的欧洲大陆则是另一番景象——接近于“躺平”。笔者在欧洲待过多年,感到中小学的择校问题并没有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主要原因在于各国从制度上保障教育公平,在教育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保证全民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以不存在众多生源争夺有限优秀教育资源的问题。
在法国,由地区教育局按照学区分片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指定学校,校长没有自行接收学生的权力,家长也没有选择让孩子上哪一所学校的自由。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就必须到当地政府教育局注册登记,比如巴黎市分成20个区,区政府教育局负责管理学生入学事宜。家长出示孩子的出生证明、身份证明、健康证明和居住地证明,教育局核实后开具入学证明让孩子到学校报到,学校收到入学证明并核实身份住址后接受孩子入学。如果家长想要改学校,必须提出“特殊并且充分的理由”请教育局决定,有些地方甚至规定,学生有特殊原因改校需市(区)长批准。
法国公立学校教师都是国家公务员,按不同级别从国家财政领取统一的工资。成为教师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他们的知识水平、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相对较高。总体而言,不同学校之间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没有太大的差别,客观上择校需求就不是那么强烈。
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大陆国大致和法国差不多。究其历史根源,与法国大革命和后来拿破仑横扫欧洲,把平等理念传播到欧洲大陆各个角落相关。而且,许多技术蓝领的工资和大学教授差不多,社会上并没有瞧不起蓝领的风气。这就决定着“躺平”是不错的选择。
尽管如此,欧洲各国人民还是讲究“择邻处”。在欧洲城市里,不同街区的房价或房租有明显差别,经济因素决定了不同阶层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街区。若在富人区,虽然学校的硬件、师资水平并不比贫民区好多少,但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可能更好一些。一些家长会关注孩子与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学习环境,从而相应地做出调整,这也算是变相的择校吧。(向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