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加速度冲破疫苗接种瓶颈期
原标题:保持加速度冲破疫苗接种瓶颈期
据国家卫健委通报,目前我国新冠疫苗接种剂次突破10亿大关,接种剂次和覆盖人群数量均居全球首位。专家判断,我国月底前达到40%接种率已无悬念,这也意味着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接种工作迎来一个里程碑式节点。
通过大规模疫苗接种建立免疫屏障,是人类战胜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自抗疫伊始,我国就坚持早部署、多路线,疫苗研发速度与数量始终处于“世界第一方阵”。目前,中国国药、中国科兴两款新冠疫苗获得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而据临床反馈,中国疫苗的异常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其他疫苗的平均报告水平。看得见的安全性不断压实人们的接种信心,加之近段时间,本土又现零星散发病例,人们的接种意愿显著提高,接种速度不断按下“快进键”,强势上扬的接种率曲线勾勒出全民“苗苗苗”的火热场景。
“中国速度”令人振奋,但这样的成绩尚不足以筑牢免疫屏障。一方面,包括最新的“德尔塔”在内的多种变异毒株正在全球大量国家和地区快速传播,我国境内也已出现关联病例,境外输入风险压力极大。另一方面,40%左右的总体接种率依然不够高。而从国际经验来看,接种率从40%向70%-80%迈进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出现瓶颈期,不少发达国家已出现接种速度放缓的情况。反观我国,目前,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基本实现全覆盖,剩下的多是老人、基础病患者以及青少年等“低免疫群体”。而此时距离重点人群接种启动已半年之久,尽快消除免疫落差、避免“前接后废”不容有丝毫耽搁。诚如张文宏医生所言,“如果我们的疫苗接种不到位,将来有可能会承受疾病的再次蔓延;如果接种速度不够快,将来人群感染率还会攀升。”
回望这半年的接种进程,推广疫苗之初,社会上存在一定观望情绪;后来本土确诊病例再现,强烈危机感下有人又开始扎堆抢打。对此,许多地方先是要求党员干部作好示范,而后又号召党员干部带头礼让群众,同时推出移动接种车、夜间接种专场等多样通道,保障大家的接种需求。据此可见,组织好疫苗接种工作,需要在摸清目标群体特征与诉求的基础上,因势利导、精准施策。在接种率爬坡的瓶颈期,有关部门尤须做好“用户调研”,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比如,老年群体、基础病人群免疫力较弱,如何为其答疑解惑,打消安全顾虑?未接种的年轻人,多为组织化程度较低的新兴职业群体,又该怎么组织?与城市相比,偏远地区信息相对闭塞、意识相对落后,怎样进行有效科普?解决此类问题,是保持加速度,冲破疫苗接种瓶颈期的必要之举。而从供给端看,我国目前已有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等多款疫苗批准使用,相对充足的资源是别国无法比拟的优势。继续做好组织工作,优化接种服务,我们完全有条件尽早达致群体免疫。
最近广东发生局部疫情,但凡接种过第一针疫苗的患者,基本上都是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尚无接种完两针且完全生成抗体后被感染的案例。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有力证明:接种疫苗不仅可以提高个体对病毒的抵抗力,更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止轻症转重症的发生。世界不能永远封闭,各国都在相继解除限制。抓紧时间窗口,尽早实现“应接尽接”,我们才能保持抗疫胜利态势、守住“安全高地”。(范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