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场招聘会”为残疾大学生点亮一盏灯

光明网 2021-06-25 19:04:57

原标题:“专场招聘会”为残疾大学生点亮一盏灯

6月23日,2021年上海市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在上海人才大厦举行。86家社会单位面向残疾人大学生求职者提供394个招聘岗位,当天,初步签约意向率近45%。此前,重庆、广州等地均举办了残疾人毕业生专场双选会。毕业季,这些“特殊”的双选会备受瞩目,广受好评。

残疾人是需要全社会关心和帮助的特殊弱势群体。残疾人就业是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的基础。残疾人大学生已经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学习,本身已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让这部分人找到适合的就业岗位,关乎其就业权益,关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近年来,各地在促进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很多残疾人大学生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能够自食其力、放飞自我,有了实现自己理想的平台,可喜可贺。特别是各地专门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为残疾人大学生和社会单位之间架起了便捷桥梁,减省了复杂环节,形成了一定的就业促进制度体系,为残疾大学生融入这个社会点亮了一盏灯。

好事要办好,好事还要办实。在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长、新旧叠加的背景下,如何确保残疾人大学生能够顺畅地找到就业岗位,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就需要各地既要组织好“看得见”的专场招聘会,也要把“功夫”做在招聘会外,做好大量“看不见”的工作,坚决避免出现“走过场”“玩概念”的情况。

一方面,切实了解残疾人大学生的专业情况与就业意愿,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企业和单位,实施精准就业培训和求职招聘。这中间,要避免把残疾人大学生归到一个“大堆儿”的做法,而应该参考普通大学生双选的办法,针对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还要避免高高在上的“救济”思维,要设身处地为这些已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残疾人大学生搭把手,而不仅仅是给他们找个“吃饭”的地方。

另一方面,残疾人就业的关键,仍在于政策引导。比如目前相关法规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为就业困难的残疾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服务”,对企业也有一定的激励政策,但在现实中,不少就业援助仍显粗线条,大而化之,一些企业甚至以种种理由,宁肯出钱也不愿意接纳残疾人,甚至想出种种对策,令人遗憾。

由此,就需要从制度上充分发挥财税激励政策,强化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规定,清除一些残疾人“挂靠式”和“悬空式”就业。同时,也要在社会营造“支持残疾人就业”的氛围,引导公共部门更多地提供公益性岗位。这既是兜底之举,也是公共责任所在。

实际上,我国目前残疾人大学生数量并不大。来自中国残联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被普通高校录取的残疾大学生2017年为10818人,2018年11154人,2019年12362人,2020年13551人。为这部分人提供可以施展才华的舞台,难度并不大,只要真正重视他们,“无差别对待”,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说到底,残疾人就业难、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卡在缺乏可匹配的岗位上,而主要还是卡在观念上,卡在不少用人单位过于看重颜值、学历等因素,忘记了社会责任。一个包容的、负责任的社会,应该为每一个成员提供起码的机会公平。(黄羊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