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更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原标题:培养更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在“十四五”时期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以及到203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达到25%等具体目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背景下,这一举措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科学素质不断提升,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对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发展不均衡;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发现和培育机制不完善;科学教师总量不足,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学校、社会和家庭协同参与科学教育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等。
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将弘扬科学精神置于育人全链条中。科学精神既包括科学探索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求实、创新、质疑和宽容精神等,也包括科学探索者身上所体现的信念、勇气、意志、人文关怀和牺牲精神等。要坚持立德树人,将科学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要利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等热点,利用身边的知名科学家等榜样力量,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祖国的强大、科学的魅力,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要加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对有创新潜质的学生,要加强个性化培养。
而更重要的是学校要发挥好教育主阵地作用。现代人才的培养,学校教育是主阵地,教师是主力军,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要提高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勇于提问和勇于试错。学校要落实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课程标准,保证教学课时,重视实验教学。教师要有转变教学方式的意识,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开展项目化学习。通过设计真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指导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探究,尝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高等教育领域,要推进高等教育阶段科学教育和科普工作。深化高校理科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型实验、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大力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我们还要看到青少年科学素质发展存在的地域性差异,破解科学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要加大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倾斜力度,支持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自主开发本土化的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要提升广大教师的科学素质,将科学精神纳入教师培养过程,加大科学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力度。
推动学校、社会和家庭协同育人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事业单位等校外科学教育资源,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等形式,广泛开展实践活动。鼓励社会面向青少年开发开放优质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例如,可利用当地校外科学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多元、丰富、生动的合作探究式实践活动。此外,还应引导家庭重视科学教育,提升家长科学教育的能力。(作者曹浩文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