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义务教育薄弱环节,钱要用在紧要处
原标题:破解义务教育薄弱环节,钱要用在紧要处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日前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的重要任务,包括持续改善农村基本办学条件、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稳步提升学校办学能力、重视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等,同时也提出鼓励各地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同时强调不得规划建设豪华学校。
随着“全面改薄”的大力推进以及“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的实现,广大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办学质量都有明显提升,乡村教师待遇也有明显改善。但也要看到,当前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存在,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着教育公平的推进。这就要求,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瞄准薄弱环节发力,补齐短板、推动均衡发展、提升育人质量势在必行。
改善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关键是投入。当前,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连续8年占GDP4%以上,并且教育经费投入一直坚持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一半以上经费投入用于保义务教育。各级政府的投入有力保障了义务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我们已经告别了经费紧缺的年代。
教育经费有了坚实的保障,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一步迈入了富足阶段。用好教育经费的每一分钱,把钱用在刀刃上,才能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比如,要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尤其是要加强和改进体育和美育,但是中小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相关设备实施不足,制约了体育美育课程的开展,这就是重点投入的方向;农村地区网络设施不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偏弱,影响了在线教育的开展,制约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同样应是重点投入方向;而能否解决偏远地区农村教师的周转房、收入待遇提高等问题,也直接关系能否提升教师岗位吸引力,关系教育质量的提升。
过去一段时间,一些地方在发展教育的时候好大喜功,热衷于建设豪华学校,不仅给地方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透支了地方教育发展的空间和未来。并且从一个地方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来看,修建豪华学校也是弊大于利,是在开教育均衡发展的倒车。《意见》要求不得规划建设豪华学校,就是要确保教育投入经费真正投入解决民众关切的问题上,用在教书育人上,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义务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关系每个家庭的最大公共产品,发展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的责任所系。同时,这也是一项良心工程,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瞄准薄弱环节,多做雪中送炭之事,考验的是地方政府的执政伦理,是政绩观最直接生动的体现。(杨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