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汛,“有备无患”方能“有条不紊”
原标题:城市防汛,“有备无患”方能“有条不紊”
平稳度过极端天气,需要“打一场有准备之仗”。
从7月11日晚到12日,周末“霸屏”两天的北京暴雨如约而至。截至12日17时,全市平均降水量94.1毫米,城区平均108.0毫米,西南106.8毫米,西北90.7毫米,东北89.3毫米,东南71.7毫米,城区最大海淀北安河158.5毫米,全市最大房山北窖187.0毫米。北京迎来入汛以来最强降雨。
令人欣慰的是,周一开启的早高峰出乎意料地“平淡”。上班族纷纷感叹,“暴雨之下各大高速都没有封路”、“地铁里难得不拥挤还有座”、“雨天开车居然一路畅通”,甚至有的单位在前一晚就已经通知“带电脑回家的同事可以选择在家工作”。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用这八个字来形容此次的北京防汛预警工作最为恰当。
从11日手机滚动出现的暴雨预报信息开始,北京各部门就已经积极行动,严阵以待:很多小区群里出现“非必要不出门”的提醒;文旅局要求山区景区及民宿、民俗户暂停营业;北京中小学发出停止返校的通知;11日晚,北京市防汛指挥部更是建议“机关、企(事)业单位明日弹性或错峰上下班”。
伴随一系列的预警及各部门应对措施接连公布,人们对暴雨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预期,因而在暴雨来临时,也就更加淡定从容。
而这次降雨之所以没有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也是因为在应对降雨的过程中,市政部门做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比如,针对此次强降雨特点,房山区在7月11日中午前就已完成山区险村险户、老旧房屋、低洼院落人员的转移安置工作;北京排水集团启动防汛一级响应,所有泵站人员全部在岗,出动防汛人员2906人;北京市水务局全面动员部署,1.5万人在岗值守,派出13个检查组赴全市各区检查防汛应对准备工作;北京公交集团36条线路采取临时措施……平稳度过极端天气,就是得益于各部门打了“一场有准备的仗”。
截至目前,北京市河湖水系各河道水流运行平稳,所有河段均低于汛期控制运行水位,水库均在汛限水位下运行。值得注意的是,市内也没有出现城市内涝灾害,暴雨下的悲剧灾害事故没有发生,地铁也没有漫水倒灌导致封站。
可以说,这次的极端天气,也是对北京精细化治理水平的一次考验。作为一个超大型城市,面对强降雨,需要未雨绸缪,多方协调,而这其中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必须统筹安排,尽量覆盖每一个盲区与盲点。从对这一波强降雨的应对来看,北京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不过,即便应对得力,也不能掉以轻心。根据北京市气象局预测,北京今年汛期雨水比常年同期和去年同期偏多一两成。这就意味着,相关部门要继续绷紧防汛之弦,落实责任,加强研判调度,保持高度警惕,保证城市安全平稳运行。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排水防涝能力与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要求更加匹配,总体消除防治标准内降雨条件下的城市内涝现象。作为首善之区,北京在此方面也有理由做好表率。
城市暴雨关涉公共安全和市民人身及财产安全,未来,如何发挥好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如何在后续城市建设中有效改善防汛短板,如何统筹推进城市内涝治理工作,都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重要命题,必须认真对待,不能放松。
城市防汛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毕竟,“有备无患”才能“有条不紊”。同时,市民在极端天气面前也不能大意,要密切关注滚动更新的天气预报预警信息,配合有关部门调度,做好出行防护,与公共管理部门一道,将强降雨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