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喊妈平等条约》为何有价值?

南方日报 2021-07-14 15:25:25

原标题:《不要喊妈平等条约》为何有价值?

假期模式开启,“神兽”归笼!相信不少家庭经常响起这样的召唤:“妈!我饿了”“妈,我醒了”……近日,一份《不要喊妈平等条约》冲上热搜,引发众多网友点赞、效仿。

条约的提议者是一位来自成都的妈妈,其长期居家从事文字工作。当安静的创作环境被打断后,她便与7岁的儿子商量签订了一份条约,总计10条内容,涉及学习与生活的诸多方面,比如“不会写的字请查字典,不要喊‘妈’”“早起自觉洗漱后打开衣柜找衣服穿,不要喊‘妈’”等。

一份看起来并不怎么正式的条约,缘何引发关注?概因其触及到了万千家庭的真实生活场景,激起了人们的情感共鸣。“有事没事找妈妈”是孩子的共性,在他们看来,妈妈是战无不胜的,可以帮助他们解决摆在面前的各种“难事”。可问题是,当“妈妈”成为孩子口中的高频词时,妈妈的生活空间也越来越紧窄。妈妈不是超人,她们需要休息,他们也有自己的事要做,这便是一份《不要喊妈平等条约》存在的基本理由。

写日记前先自己理清思路、下楼玩耍时自带水壶……条约中罗列的均是学习与生活中的小事,但同时也是个人成长要学会的基本能力。试想,如果连写作业、玩耍这样的小事都需要妈妈协助,那何谈孩子的健康成长与独立生活?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主张“知行合一,生活即教育”,让享受美好假期的孩子们在悠闲、轻松的家庭氛围中学会独立学习、独立生活,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教育?

尽管这份条约并无法律效力,但终究具有契约形式与精神内核,其重要价值是教育孩子讲规则、守秩序。“儿子第一天执行得还比较到位”,可见签条约方式的潜在有效性。妈妈当及时肯定孩子的表现,适时鼓励他继续遵守条约内容,从而真正发挥其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条约中也清楚写明了爸爸在育儿方面应承担的责任,比如“实在不会的题目请在完成所有作业之后,尝试喊‘爸’”。父爱不缺位亲情才完整,养育后代的重任从来都不应该落在某一家庭成员的肩上,共育理念才符合文明社会的发展走向。让爸爸走进孩子的学习生活、融入孩子的日常成长,给二者创造更多、更密切的沟通机会,这又何尝不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升温父子关系的有效手段呢?

《不要喊妈平等条约》并非禁止“有困难找妈妈”,而是“非必要不喊妈”,意在“教育孩子从小事做起”,从而起到锻炼孩子、放松家长的作用,值得肯定。(静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