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敖汉旗:“五大十小”强化社会治理赢得群众满意
原标题:“五大十小”强化社会治理赢得群众满意
关注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公安局新一届局党委瞄准这一目标,突出主责主业,转观念、谋思路、强举措,有针对性提出了“五大十小”工作思路,并推出系列工作新举措。
“五大”理念强化社会治理
“大入户”精准“号脉”。以“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为载体,组织全局民辅警深入居民家中,广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摸底,了解群众诉求,及时获取引发矛盾纠纷的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信息,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热切期盼的具体问题,准确把握社会治安动态走向,变“大水漫灌”为“精准号脉”,切实把群众“急难愁盼”的每一件事抓实办好。
“大接访”根治顽疾。有信访就说明群众不满意,有信访就说明我们工作有欠缺。为此局党委全面启动“开门接访”工作机制,局机关和各派出所严格执行领导坐班接访制度,同时要求领导干部和信访民警带着问题主动“下访”,倾听群众诉求,了解问题原因,协调各方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力争做到“人人得到及时接待、事事得到妥善处理”。
“大调解”定分止争。推进完善“公调对接”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在全旗23个派出所和拘留所、交警事故中队建立“联调中心”,综合运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治安调解等多种调解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调解力量,构建社会化“大调解”格局,通过入户走访、案件回访、重点排查等措施和上门调解、现场调解、警务室调解等方式,及时发现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努力将矛盾解决在基层。
“大清查”查隐除患。以“查违规、查隐患、查制度落实”为重点,落实“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要求,对辖区内的出租房、商铺、旅馆、娱乐场所进行地毯式摸排,对重点部位、重点区域、重点渠道、重点单位和重点人员进行滚动式、拉网式排查,确保不留死角,及时发现和清除各类不安全因素。
“大宣传”强基塑形。进一步整合资源,构建公安融媒中心,营造“全方位、宽渠道、多层次”的“大宣传”工作格局。在此基础上,围绕打击、防范、服务和队伍建设等工作重点和中心,组织开展强大宣传攻势。通过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夯实群防群治根基,提升公安机关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同时,通过矩阵宣传,讲好公安故事、发好公安声音、塑造良好的公安形象。
“十小”举措回应群众关切
侦办“小案件”。小案件牵动大民生。敖汉旗公安局专门成立打击涉民生类违法犯罪的领导小组,抽调刑侦、治安、生态环境和食品药品、法制等部门民警组成工作专班,全力侦办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小案件”,提出“既要破案更要追损”的工作目标,并纳入考核内容,最大限度为群众挽回损失。
调解“小纠纷”。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组织社区民警深入辖区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化解因邻里纠纷、家庭琐事、婚姻情感等引发的小矛盾,切实把小纠纷化解在最基层,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关注“不抚养”。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多、管护不力的实际,组织开展以“防溺水、反家暴、反欺凌、打拐骗”等为主要内容的“护苗行动”。全面排查农村牧区因夫妻离异造成未成年人无人扶养的情况,主动协调有关部门进行调解处理,解决儿童抚养权问题,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空。
整治“不赡养”。协调有关部门,对不赡养老人或者歧视、侮辱、打骂、遗弃、虐待老人等严重失德违法行为,依法进行严厉打击。
惩处家庭暴力。旗局情指中心设立反家暴投诉平台,各派出所建立“反家暴工作站”,及时受理涉家暴警情,严厉打击家暴行为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与妇联、团委、民政等部门建立信息联络和会商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提升处置效率。对家暴案件进行跟踪辅导,及时了解情况,开展反家暴知识培训,提高受害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化解劳资纠纷。针对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违法行为,通过深入企业调查走访,及时掌握案件线索、化解矛盾纠纷,必要时联合劳动保障部门启动司法程序,全力为农民工追损维权,严防引发个人极端事件。
清理“非法民间借贷”。主动对接金融监管部门,全面掌握辖区内投资、融资、小额贷款和网络借贷等机构底数,纳入管控视野。对民间借贷、套路贷、高利放贷等线索“再起底”,重新梳理群众举报线索、债务纠纷类警情以及法院受理的借贷纠纷案件,对符合立案的及时受理,快速侦办。
严打“坑农害农”。积极协调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农资生产、销售环节和农资市场等重点行业的整治力度,严打坑农害农违法犯罪,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治安环境。
打击“黄赌毒”。针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采取查源头、抓现行、捣窝点的办法,紧盯易发生涉黄赌毒问题的场所,集中力量予以清剿打击,净化社会风气,推助文明乡风培育。
调处“天价赔偿”。针对人身伤害案件因受害人一方的天价赔偿引发的诸多问题,办案部门加强与检法机关的协作,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邀请律师参与,在法律框架下进行达成调解意愿,降低当事人抵触情绪,维护法律公平。 (杨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