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迎合偏好固化偏见的“算法逻辑”
原标题:破除迎合偏好固化偏见的“算法逻辑”
推什么、怎么推,从不是漫无目的地盲推,而是有规则、有指向的。当一个人、一群人长期处于“回音室”或“信息茧房”中,接受不到异质化的信息和不同的观点,便会在不断重复和自证中强化固有偏见和喜好,社会也会在这种偏执化中愈发撕裂。求取共识而不是扩大分歧,搭台沟通而不是制造撕裂,这才是网络平台亟须补上的社会责任课。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不得实施流量造假、控制热搜等影响网络舆论;抵制算法对消费者“大数据杀熟”……与之前相关立法瞄准行业、从业主体等不同,本次新规直接瞄准算法发力,可谓单刀直入、切中肯綮。
所谓算法,简言之就是平台通过大数据对用户“画像”,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分发、智能推荐、供需对接。打开购物网站,你“想买”的东西都已被备在首页;进入短视频平台,一条接一条都是你“喜欢”的内容……可以说,我们网络生活的每一场景都已被算法包围,处处都是所谓“私人订制”。但新技术打开了新视野,也引爆了新问题,不少商家一边无节制攫取用户信息,一边无休止揣度并“投喂”所谓“你想要的内容”,用户在“越用越懂你”的“算法牢笼”中越陷越深,网络视域越来越窄。
用户不堪其扰、社会批评不断,可网络平台方却不以为然。有的宣扬“算法没有价值观”,有的辩解“热搜是依据用户真实行为进行计算的”,可事实真是如此吗?“技术中性”并不等于“价值中性”,技术的背后是人,每一种技术架构、每一行代码、每一个界面,都代表着选择,都意味着判断,都承载着价值。比如算法推荐,推什么、怎么推,从不是漫无目的地盲推,而是有规则、有指向的。当流量经济成为各大平台的无限商机,想方设法利用人性弱点推送碎片化、娱乐化乃至低趣味,迎合用户个人偏好或能够引流变现的内容,便成为算法的底层逻辑。劣质低俗内容泛滥、审丑歪风盛行以及无底线骂战每每上演,无比真实地反映着博眼球、争热度、赚流量的冲动,对此大家心里都有杆秤,不是甩出几句“专业术语”就能蒙混过去的。
回想互联网兴起之初,许多人预言:空前开放的时代到来了。但就眼下现实来看,却多少有些背道而驰。“回音室效应”告诉我们,网络技术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在无形中给人们打造出一个封闭的、高度同质化的“回音室”。而今,算法则将这一效应进一步强化,在其引导下,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屏蔽过滤掉自己不熟悉、不认同的信息,只看到自己想看的,只听到自己想听的。从人性角度看,符合自己想法的总是更好的;但从社会层面看,当一个人、一群人长期处于“回音室”或“信息茧房”中,接受不到异质化的信息和不同的观点,便会在不断重复和自证中强化固有偏见和喜好,社会也会在这种偏执化中愈发撕裂。老话讲“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利益多元的时代,心平气和碰撞交流寻求共识本就不易,如果再任由种种“偏听塞听机制”压缩理性、开放、包容的空间,网上网下的浮气、躁气、戾气只会愈来愈盛。
信息传播的公开性、扩散性、共享性以及引导性,决定了媒体有服务受众的责任,也有教育引领、沟通协调、纾解矛盾、弥合分歧的责任。换句话说,大众媒体开门做报道、搞传播,不能唯利是从。尤其是当下,随着网络平台特别是社交媒体愈发成为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其传播什么、引导什么已经成为受众三观形塑的重要来源。“有传播就有责任”,这不是一句空话,应当落实到对平台信息审核把关、对内容推送综合治理上来。求取共识而不是扩大分歧,搭台沟通而不是制造撕裂,这才是网络平台亟须补上的社会责任课。
面对跑偏的算法,如何将之拉回正途?重中之重是以法治明规立矩,破除其流量至上的经营逻辑,以及迎合偏好、固化偏见的算法逻辑。比如,本次新规就特别规定平台应“制定并公开算法推荐相关服务规则”,而对于“利”字当先等不良倾向,也通过强调平台社会责任、商业道德及法律底线等加以纠偏。用法治向算法要价值观,无疑是一个良好开端。
网络空间里的观念桎梏,让人想到“巴别塔”的传说:为阻止人类建造通天宝塔,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相互之间不能沟通,最终由于误解而各散东西、争斗不止,致使造塔计划破产。眼下,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我们就更没有理由让“各说各话”的算法成为沟通的绊脚石。毕竟,我们所期待抵达的网络空间,不仅有丰沛的信息,更有理性、秩序以及文明。(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