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防范“卖粮难”
原标题:未雨绸缪防范“卖粮难”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九部门日前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21年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要求把抓好秋粮收购工作作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精心谋划、精准施策,坚决防范在秋粮集中上市期出现区域性、阶段性农民“卖粮难”。(9月16日《人民日报》)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一直以来,党和政府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落实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
粮食市场稳定,除了粮食要丰产,市场收购渠道畅通、粮食价格合理等因素也很关键,这是保证农民生产的粮食能卖得出、卖得好的前提。当前,粮食市场形势错综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部分地区自然灾害频发,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秋粮又是全年粮食收购大头,涉及的品种多、范围广、数量大,做好收购工作面临较大压力挑战。
辛苦了一年,生产的粮食如果“卖不出”“卖得慢”,恐怕是农民最糟心的事情了,这也会挫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九部门未雨绸缪,对抓好秋粮收购工作作出部署,把问题想在前面,支实招加以防范,对防止出现“卖粮难”起到了积极作用。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大饥荒,有钱也没用。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要坚持立足国内。如果今天出现“卖粮难”,明天就有可能出现“粮荒”的风险。秋粮收购在即,必须为防范“卖粮难”打好“预防针”,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市场供应,促进市场平稳运行。
防范“卖粮难”需要综合施策,首先要稳定粮食收购价格,进一步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组织做好政策性粮食收购,切实发挥政策托底作用,防止“谷贱伤农”。优化收购服务,拓宽收购渠道,降低流通成本,方便粮农。加强国家储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储备设施整合优化力度,实施科技兴粮兴储,提高仓库容量,增强粮食储存能力。加强粮食市场监测预警,及时防范、化解可能出现的风险,促进农民有序卖粮、企业均衡收粮。
要认真执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强化粮食流通监管,坚决做到监管全覆盖、无遗漏,对于在收购过程中出现压级压价、低收高转、拖欠售粮款、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及收“人情粮”“关系粮”等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切实维护粮农利益。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坚决防范在秋粮集中上市期出现区域性、阶段性农民“卖粮难”,才能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里,真正做到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钱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