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类”也能签收快递?别再试探用户底线了

光明网 2021-11-12 16:27:05

原标题:“非人类”也能签收快递?别再试探用户底线了

据报道,今年的双十一提早开启,快递速度也有所提升,很多人并没有遭遇往年的物流爆仓、快递变慢递的情况,但是蜂拥而来的快件也让收件问题再度被网友热议。消防栓、电表井、地垫、门口、把手等都成了快递的“签收人”,而快递投递的矛盾也在这些“非人类”的签收中凸显。

“非人类”签收的段子在网上引发一片共鸣,各种奇奇怪怪的“签收人”让网友感慨“成精了”。但玩笑之余,快递“被签收”的问题不容忽视。这其中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快递员送货上门时用户不在家,只得由“非人类”代签,另一种则是不通知用户就擅自“签收”快递。但无论哪一种情况,也不能将快递藏在电表井,或破开已经贴了封条的消防栓放快递,这样私自占用公共设施,不仅埋下了安全隐患,还属于消防违法行为。

作为快递配送的最终环节,收货人签收是为了确认商品已完好收到。可当签收人变成“非人类”,那么签收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一旦发生快递丢件、快递损坏,用户、商家、快递员可能出现扯皮,三方利益都会受损。

除了“非人类”签收受吐槽,近年来,针对快递配送环节的投诉直线上升。看似是快递小哥服务不周,实际上,问题在于快递业务的快速扩张与快递员数量短缺的矛盾。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833.6亿件,是十年前的30多倍。但2010年到2019年,快递业从业人员只增长了4倍多,远低于快递业务量的增长速度。对快递公司而言,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将增多的快递分摊到快递员身上是最省事的办法;对于快递员,面对平均一天350件的快递,要保证件件当面签收确实存在困难,而且配送数量和工资直接挂钩的制度也会直接推动快递员重数量轻质量,重结果轻过程。最终受损的还是用户。

这种快递员配送压力巨大而用户利益也受损的矛盾局面,正是快递企业为了节约成本,默许不送货上门的潜规则导致的。但企业应该意识到,这种建立在消耗快递员体能和用户忍耐度之上的模式,迟早有一天会逼近极限,面对每年以百亿规模增长的业务量,企业还能薅多久的羊毛?

在当前快递配送服务引发用户诸多不满的背景下,赢得用户就赢得了市场,所以与其在价格上争夺优势,不如在配套服务上增加投入。一些快递公司已经通过建立驿站、快递柜的方式寻求解决办法,但还远远不够,很多四五线城市及乡村地区罕有这些基础设施,而当前已经建起的也难以承载体量巨大且不断增长的快递数量。为此,在加大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快递企业可以加强与各区域小商超、社区物业等的合作,在确保本人签收、不乱收费的基础上,借助这些广泛分布在居住地的便民场所,进一步缩短与用户的距离,也减轻派送和寄存的负担。

此外,还应重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签收中的矛盾很大一部分是用户需求与配送服务错位导致的,人在家却送到了快递柜,希望保护隐私却送货上门……这就需要在配送前征求用户的意见,这一过程可以借助数字科技进行记录并分类整合,如此,可按需、按类分发到快递柜、超市、驿站、楼栋,避免了“非人类”签收的问题,也节省了配送时间。

“非人类”签收、不送货上门等物流配送问题长期存在,甚至成为行业潜规则,必须引起重视。快递行业要实现良性发展,就应在问题出现时及时止损,若不断试探用户底线,只会换来用户用脚投票。(麦 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