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优胜劣汰才能良性循环

光明网 2021-11-20 16:28:34

原标题: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优胜劣汰才能良性循环

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将其作为降低化石燃料依赖度和促进城市清洁交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首批投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正在陆续进入动力蓄电池“退役”高峰期。预计到2025年,近80万吨动力电池将退役,如何对这些废旧电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就成为一道难题。

新能源汽车淘汰的动力电池体积大,如果不能妥善处置,可能带来难以挽回的大面积土壤污染。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动力电池可以说浑身是宝,并非百无一用的废弃物。动力电池使用的贵重金属可以拆解回收,既能促进资源循环再利用,也能解决电池丢弃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因此,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的潜在市场庞大,也是未来一个新的产业风口。

虽然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市场前景广阔,但是该行业却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并导致市场乱象和无序竞争。政府部门批准了一批合规企业进入“白名单”,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业务,但是它们却因为市场失序而“吃不饱”,难以和“黑作坊”相抗衡。

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市场价格混乱,依法规范经营的正规军因为成本受限而难以盈利,反倒是非法经营的小作坊赚得盆满钵满。久而久之,就会使这个行业逆向淘汰和逐底竞争,使大量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流入黑作坊,难以达到循环利用效果,也得不到妥善有效的处置,给生态环境埋下了严重隐患。

从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的循环利用来看,需要直面和正视当前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痛点并齐抓共管,切实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缺位的双重问题,使废旧电池得到规范有效的回收利用。政府部门、车企、消费者、回收利用企业等相关主体都要参与到电池回收利用活动中,形成协同联动的合力,有效破解该行业的发展难题。

一个行业要想由乱而治,就必须形成良性的市场生态,实现优胜劣汰和市场自净。如果不合规的企业可以低成本地牟取暴利,又得不到相应的曝光和惩罚,那么就难以扼制市场无序扩张和野蛮生长的势头。在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方面,政府部门既要有“白名单”,也要有“黑名单”,并对全行业进行动态管理。

“放管服”改革强调政府部门要摒弃过度依赖事前审批的市场监管逻辑,创新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新能源车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需要建立全程溯源机制,使每一块电池都有唯一身份证,可以“从生到死”在各个环节进行追踪,避免废旧电池流入黑作坊。这意味着要加大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标准化工作,并推动形成动力电池大数据平台,对电池流向追踪溯源。政府监管和执法部门要抓住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的入口和出口,减少动力电池流入小作坊,并掐断非法企业的流出渠道。

在入口把关方面,要明确车主在更换动力电池时的主体责任,通过相关奖惩措施来引导消费者选择合规企业回收利用。无论是报废还是更换废旧电池,消费者都要进行登记注册,并对其电池流向负责。这就像很多城市推行的垃圾分类计划一样,要落实每个家庭和企事业单位的主体责任,做到不分类不回收。

在出口截留方面,要加强监测废旧电池拆解形成的资源流向,斩断非法企业的盈利链条。小作坊回收的废旧电池终究要改头换面和化整为零,再次流入市场并进行交易,否则就无利可图。明确废旧电池中的关键零部件,加强对这个出口环节的监管,可以倒逼相关企业进入“白名单”。

电池回收利用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需要由汽车制造企业、动力电池制造商、回收利用企业、行业协会等牵头,建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产业链联动机制。在新能源汽车上下游形成信息交换、资源共享、业务对接的联动效应,更好地推动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比如,回收利用企业可以和车企等合作,对报废的电池进行折价补偿,使消费者可以享受相关增值服务,也让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回归“正途”。(马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