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偷窥黑产”需要精准发力
原标题:整治“偷窥黑产”需要精准发力
今年以来,中央网信办会同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深入推进摄像头偷窥等黑产集中治理工作,对非法利用摄像头偷窥个人隐私画面、交易隐私视频、传授偷窥偷拍技术等侵害公民个人隐私行为进行集中治理。摄像头偷窥黑产触目惊心,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高级工程师介绍,400个摄像头账号150元可以买到,1分钟黑产扫描工具可以扫描几千台摄像头ID。(12月5日光明网)
网络好比是“双刃剑”,既能给人以极大的便捷,也可能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摄像头等“神器”进行偷拍偷窥,更有甚者,某些不法商人竟然把个人隐私当成可供买卖的商品,把偷拍偷窥当成快速获利的手段,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黑色产业链。殊不知,这些行为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破坏了网络空间安全,扰乱了社会治安秩序,必须依法予以坚决整治和严厉打击。
“偷窥黑产”的形成具有复杂的背景和条件,既有不良社会风气影响的原因,也有经济利益诱惑的因素;既有消费者安全意识薄弱的原因,也有不法分子伺机利用的因素。而且经过不断发展演变,这一黑色产业链分工日益精细化。因此,在集中整治“偷窥黑产”的过程中,要深入分析、精准发力,避免粗线条、简单化治理,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偷窥黑产”首先是拥有买方市场,不法分子正是通过满足一些人的猎奇心理和低级趣味而获得非法利益。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和政策法律宣传,引导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心灵纯净美好,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增强法治意识和素养,自觉远离和抵制低级、庸俗的网络文化,做遵纪守法的网络公民。同时,教育引导消费者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正确购买、规范使用摄像、监控等设备,不给“偷窥黑产”以可乘之机。
“偷窥黑产”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撑,不法分子往往引入“黑科技”,让偷拍偷窥违法行为得以实施。基于此,开展集中整治就需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从技术环节予以反制和打击。要加大联网摄像头安全威胁监测处置力度,开展视频监控云平台网络和数据安全专项检查,规范摄像头生产企业产品安全漏洞管理,管理和约束摄像头使用范围和方式,最大限度消除摄像头网络安全隐患。
“偷窥黑产”的背后既牵涉到偷拍器材、设备的非法生产、销售,又牵涉到偷拍作品的非法输出和流通。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对非法生产、销售偷拍器材和实施偷窥偷拍、侵犯他人隐私行为都有严格的惩处规定。因此,集中整治就要实施好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和打击力度,对生产、销售微型摄像设备的厂家和商家要严查,从源头上进行监管。对非法生产、销售窃听、偷拍专用器材活动予以严厉打击惩治,追究法律责任;对偷拍、贩卖和传播偷拍视频的行为要坚持“零容忍”,坚持严惩处、强震慑,出现一起打击一起,决不姑息迁就,以法治之力切实保护好公民隐私。(□舒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