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均等化亟待创新补齐“短板”
原标题:养老服务均等化亟待创新补齐“短板”
海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建立基本养老托育服务制度,统筹推进城乡养老托育发展,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托育服务网络,提高城乡养老托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方案》明确,落实政府在养老服务“兜底线、保基本”中的重要职责。到2025年年底,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定政府购买基本养老服务指南。将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作为乡村振兴重要内容,加大建设力度,发展农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新华网2021年12月15日)。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需要积极应对,构建一个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尽管借助社会养老、社区养老模式,建成了不少养老机构。但由于信息传递不够对称,导致养老服务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和利用,难以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此前,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的意见》提出,打通养老服务的“堵点”,消除“痛点”,确保到2022年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此前,民政部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制定入职补贴、积分落户、免费培训、定向培养和工龄补贴等优惠政策。到2022年年底,培养培训200万名养老护理员。
高质量发展,让养老服务更有质量,让老有所养更有品质。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要注重两方面“结合”,一是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机构养老比较规范,服务品质有保障,但“一床难求”也让老年人头疼。作为有效补充,社区养老能够缓解机构养老床位不足问题,成为较为理想的养老模式;另一个是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相结合。老年群体普遍存在既要养老又要看病的双重需求,而现实多半是“养不能医,医不能养”。推进医养深度融合,需要解决政策体系不完善、医疗机构热情不高、专业照护人员不足、社会力量参与度低等困境,才能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养老需求不仅局限于生活照料等基本保障服务,还需要专业护理、心理疏导等更高层次的服务。目前的社区养老理应将过于注重补硬件转变为补软件、补服务。一方面,养老服务精准化管理要贯穿于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服务中,养老管理服务机构要尽力满足老年人多种服务需求,及时掌握服务供需信息,合理分派服务人员,为服务对象提供满意的服务;另一方面,随着社会资本的投入,养老产品的供给变得更加充分而多元,充分发挥市场的优势,调动民间资源,补齐养老服务短板,才能更好地满足多层次的养老需求,从而推进我国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吴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