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平|防止算法变“算计”,技术如何向善
原标题:于 平|防止算法变“算计”,技术如何向善
近日,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以此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活动,并重申“平台不能想推什么就推什么”。网信办有关负责人指出,要推动算法推荐服务公正公平、规范透明,促进算法推荐服务向上向善。
算法推荐是指利用生成合成类、个性化推送类、排序精选类、检索过滤类、调度决策类等技术向用户提供信息。在日益发展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算法的触角几乎深入到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深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不过,算法在为人们带来便利、丰富信息的同时,也面临着被异化的危险。从备受诟病的算法歧视到“大数据杀熟”,从诱导沉迷到信息茧房,诸如此类算法变“算计”的现象,不仅恶化了网络生态,也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去年年底,北大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公众“大安全”感知报告》显示,有高达七成的公众感到算法能获取自己的喜好、兴趣,进而能“算计”自己。在相关媒体报道中,也披露了不少算法变“算计”现象。比如,使用手机在网上订酒店、订飞机票,熟客将支付更高的价格;使用手机软件打车,使用苹果手机打车的用户,更容易被专车、优享等价格更高的车型接单;玩网络游戏时一旦无法通关,就会出现“放水”现象,导致游戏者如中毒一样无法停止;用户如果反复浏览某件商品,就会不断显示各种折扣优惠,诱导用户非理性消费……有调查显示,大量App向用户推送的各种内容,包括文章、短视频、商品信息等等,都有算法之手在精准投喂,一些互联网企业从中取得了惊人的利益。
另一方面,当用户遭算法“算计”时,往往只能无可奈何。因为,要想证明自身利益受到侵害,调查和举证都极为困难,甚至投诉无门。此外,不少涉及算法侵权的案例还常常存在着极大争议。比如,一些疑似“大数据杀熟”的个案被曝光后,涉事企业和平台总是矢口否认,把事由归咎于价格动态变化或者用户误解等等。而对于此类争议,监管部门通常难以介入,最终导致不了了之。
正因此,此次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规定”,无疑将极大改变算法的监管困境,进而为用户维权提供有力的后盾。具体而言,“规定”明确要求:算法推荐服务应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鼓励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综合运用内容去重、打散干预等策略,优化规则透明度和可解释性;建立健全算法机制审核、科技伦理审查、用户注册、信息发布审核等管理制度,不得利用算法操纵榜单、控制热搜等干预信息呈现,等等。
可以说,“规定”对于掌控算法的企业,已设定了严格而清晰的规范。包括企业在提供算法推荐服务时,应具备怎样的资质,应承担怎样的义务,应守住怎样的边界等等,都有了较为明确的答案。如此,必然有助于扭转相关企业对于算法的操控和垄断,打破算法的黑箱,让用户不再只是被投喂的对象,而是能够掌握一定程度的知情权。此外,算法机制机理审核、科技伦理审查等制度的建立,意味着将算法的监管从事中提前到事前,这不仅能更积极有效地防范算法侵权,也迈出了“算法伦理”建设的关键一步。
不过也应看到,“规定”要想真正落地,并非易事。毕竟,对于许多互联网企业而言,算法已成为其核心竞争力,出于对商业利益的保护,算法的更加透明,监管的强势介入,很可能遭遇重重阻力。此外,监管者是否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对提供算法服务的企业进行精准、有效的监管,也是不容回避的现实挑战。因而,在未来具体执行“规定”的过程中,还必须优化监管框架,形成各类可操作性的细则,进而为监管提供高水平的资源支持。
“规定”的真正价值,在于能够得到执行和落实。说到底,人们必须驾驭算法应用,而不能被算法应用所驾驭,让算法沦为失控的巨兽。引导相关企业在合法合规轨道中应用算法推荐,最大程度趋利避害,发挥新技术的魅力,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如此,才能使确保算法技术的健康发展,在尊重用户、造福社会的前提下,真正实现“技术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