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网传内蒙古“地壳推移”实为青海融冻泥流

魅力霍林河 1970-01-01 08:00:20

原标题:辟谣!网传内蒙古“地壳推移”实为青海融冻泥流

专家:不必惊慌,只是气候变暖所致

“9月10日内蒙古发生‘地壳推移灾难’了,有现场视频为证!”

……

辽阔的绿色草原如同被撕裂一般,地面犹如一条巨大的黑龙,席卷着草皮在山沟内逐次推进,一名女子不断抽泣——这是一段网传发生在内蒙古自治区锡盟东乌旗草原上“地壳推移灾难”的视频,而这段时长1分50秒的手机视频,短短几日内迅速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辐射扩散,被大量转发并引发内蒙古当地群众恐慌情绪。

事实真是这样吗?

12日,科技日报记者兵分两路,第一时间联系青海省、甘肃省相关部门负责人与专家学者,经确认核实:网传视频实为9月7日发生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扎朵镇直美村中卡社牧场的一起融冻泥流事件,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泥流致使草皮出现一个深约8.5米,直径约70米的深坑,滑行长度397米,平均宽度约32米。据西北民族大学藏语学教师考证,视频中女性所说是康巴藏语,恐慌感袭来导致其语无伦次。

记者了解到,当地牧委会已第一时间组织附近9户家庭40余名牧民有序转移。灾情未造成任何人员和牲畜伤亡,只有1辆即将报废的面包车右前轮和1顶12平方米的帐篷和相关生活物资被掩埋,财产受损失较轻。收到灾情信息后,当地政府立即启动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当地水利、交通、国土等部门已组成专家组,会同各乡镇对称多县地质灾害隐患区排查梳理,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赶赴现场的青海省国土、水利等及当地有关专家实地勘探后认为,此次灾情是由于近期当地大量降水渗透至草皮表层,草皮表层(约2.5米)全是腐殖土(黑土),雨水进入后既加重自身重量,又起到润滑作用,加之大量雨水自上而下的冲击和润滑带动作用,致使草皮表层的腐殖土沿着河床自上而下滑坡,像推土机一样连推带刨移动,形成了泥石流。专家认为,这种奇特的现象是一起融冻泥流事件。融冻泥流是多年冻土区特有的地貌,多发于在缓坡。多年冻土下部处于冻结状态,而近地表冬季冻结、夏季融化。在寒冷潮湿环境下的坡面上,表土层处于饱和状态,冬季发生冻胀时土颗粒沿坡面法线方向升起,夏季融化时沿垂直方向回落,使得土颗粒发生向下坡方向位移,在冻结层上水助推作用下,沿冻土上限附近的冰层面向下滑动。开始时为热融滑塌,在超饱水的情况下转变为泥流。

从青海到内蒙古,从融冻泥流到地壳推移,在地质学者看来,两者完全“风马牛不相及”,性质相差甚远。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所长王得楷揭下了“融冻泥流”的“神秘面纱”。“这是介于泥石流(泥流)和山体滑坡(滑流)的中间状态,是一种很正常的自然现象,冻结的饱水松散土层和风化层解冻后,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发生缓慢流动或蠕动。”

原来,融冻泥流是多年冻土区特有的地貌,多发于在阳坡或山沟。“多年冻土下部处于冻结状态,多发于无人区,因此很少会造成严重损害。而此次称多县融冻泥流事件是一次距离人类居住地区较近的灾害。”王得楷介绍,融冻泥流是冻土消融产生的塑性泥流,如果砂碎石多也称融冻泥石流。

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为融冻泥流的形成提供了绝佳的环境,数千年来,犹如日出日落、四季复始,冻土层冬季发生冻胀时土颗粒沿坡面凸起,夏季融化时沿垂直方向回落,使得土颗粒向下坡方向位移,在超饱水情况下就转变为泥流,在冻结层上水助推作用下,土颗粒等介质沿冻土附近的冰层面向下滑动。密切关注此事的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院长孟兴民支持王得楷的观点,“网络传言的‘地壳推移’是导致地震等灾害的地质构造运动,与融冻泥流无关。”

近年来,融冻泥流的“身影”频频出现,青藏公路红梁河段、玉树市隆宝镇都曾发生过。究其根本,是因为青藏高原气候变暖,降雨增多,多年冻土融化。“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此类现象会更加频繁,但鉴于它速度很慢,强度也较弱,不会造成较大影响,公众不必过于惊慌。但青藏高原符合该地质条件地区的当地居民要提前预防灾害。”

此外,专家一致认为,没有证据表明融冻泥流与地震有关,除非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冻土消融与地震同时发生。(记者 张 蕴 通讯员 邸 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