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童年不该被“锁”六年

魅力霍林河 1970-01-01 08:00:20

原标题:孩子的童年不该被“锁”六年

近日,微信朋友圈不停地转发着这样一则消息,并配有图片,一个10多岁的男孩满面尘土,衣着满是泥污,在村子外面流浪。他是谁?为什么不回家?

昨日,据《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实地调查,这名孩子15岁,家在呼市土左旗察素齐镇突力亥村,和奶奶一起生活,因智力发育有问题,奶奶担心他跑出去发生意外,就把他在院子里,一锁六年。

年迈的奶奶,智力有问题的孙子,在如此封闭的环境里日复一日地生活着。如果不是孩子跑出去被人发现,也许这样的生活状况将会一直持续下去。也许,这只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的一个写照,但却更加让人心痛。震惊之余,引发思考,这样的家庭是否更应该得到关注,有关部门也该积极行动,去为这样的家庭解决实际困难。

一把铁锁,锁住了孩子的六年童年时光,这样的悲剧本不该发生,但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孩子生活的村子里,当地政府是否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是否进行了入户调查?只有掌握了每家每户的实际困难,相关部门才会拿出切实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

根据2016年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的排查,我国不满16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达902万人。其中,由(外)祖父母监护的805万人,占89.3%。更值得警惕的是,有36万农村留守儿童无人监护。

留守儿童数量庞大,他们的生存状况一直就是大问题,也考验着各地政府的处置能力。留守儿童现象由来已久。他们的生存环境、生活状况、教育环境等都是迫切需要关注和加以改善的问题。把这一切都抛给他们的监护人,显然于事无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