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朋友圈”刷出了致富路

通辽日报 2018-01-10 00:00:00

原标题:李涛:“朋友圈”刷出了致富路

李涛(左一)送货上门。

“听朋友说你家的面好吃,我想先尝尝,10斤能送吗?”

“没问题!吃好了再给钱都行!”

“在老家吃过你家的面,我现在回北京了,外地的能发货吗?”

“请留下详细地址,我尽快联系发货。”

“上次送的面快吃完了,哪天能磨好新的送过来?”

……

秋收后,家住科尔沁区东乃木格勒村的李涛特别忙,几乎每天都能接到类似的电话或微信留言。与很多同龄人一样,85后小伙李涛也爱玩微信、刷“朋友圈”。只不过,他这微信玩出了商机,“朋友圈”刷出了一条致富路。

近些年,人们对绿色食品越来越青睐,与朋友的闲聊中,李涛发现,城里人对农村的“土货”特别感兴趣,这也成了他和朋友经常说起的话题。李涛家在村边有几十亩残次林地,与别人家的农田都不挨边儿。家里种的几十亩玉米水浇地和100多只散养的羊,已经够一家人忙活的,林地以前要么荒着,要么用羊粪作肥料,穿插种些自家吃的粮食。201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得知李涛家有一片闲置的地,有人找他商量:“交订金租你家一块地,由你打理,但要保证只上农家肥,不管打多少粮食,你定价格,我全包了,行不?”起初,李涛也没太在意,反正自家吃的粮食也是这么个种法,既然朋友信任他,不过帮两人每家多种1亩地的事儿,他爽快地应承下来。真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秋收后,朋友兑现了承诺,不但把磨好的面粉全部买走,还介绍了新朋友过来。由于面的口感好,面香味大,“李涛家沙地无化肥小麦面特别好吃”的消息,很快传遍朋友圈,他多种的1亩小麦磨成面后被一抢而空。

原来农村的“土玩意”这么受欢迎!小面积“租耕约种”初试成功,李涛的思路大开。很快,他自建了微信群,在朋友圈培养客户群,微信群成了他的主要销售平台,地里种啥,种多大面积,都由客户说了算!清明节前,他在微信群里发布即将播种的消息,定好面粉价格,让大家在群里下订单,统计好面粉斤数后,根据经验,再折算成亩数备耕。到了下种的日子,李涛把群里的人邀请到地头,举行“开犁仪式”,杀鸡宰羊热闹一番后,让大家亲眼见证在不添加化肥的情况下,播下种子。小麦出苗后,他经常与群里的成员互动,上传照片,向大家通报麦子的生长情况。

近几年,玉米价格波动剧烈,能干的李涛一直在琢磨新出路。前些年每到播种季节,他总要为种子钱犯愁。而采用“租耕约种”方式,由于大客户需要预交订金,买种子、浇地的钱就有了,既减轻了前期资金投入的压力,又不必为粮食的销路发愁,麦子还没等种,就已经卖出去了!由于完全不用农药和化肥,小麦的亩产只有400斤左右,产量比施化肥种植少两三百斤。“小麦收完后,时间刚好还够种一茬荞麦的。尽管产量低,但纯绿色粮食的单价高,算下来每亩地比种玉米多收入1000元呢!”李涛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

通过几年的摸索,李涛总结出,“做无公害农产品,只要保证质量、讲诚信,亩产和价格都不是问题!”就这样,从最初的3亩地,到2017年的20亩地,李涛靠诚信打开了市场,找他“约种”的人越来越多,麦子从种到收都由他一个人把关,到了约定的时间,再分批磨成面粉,送到客户手里。自2016年起,李涛的面还卖到了北京、上海、黑龙江、长春、沈阳等省市。

“今年荞麦面还是没够卖!”本来已经多种了几亩地,面还是被新加入的散客户买光。元旦过后,李涛仔细算起了2017年的收入:种小麦加上荞麦,每亩按增收1000元计算,20亩地增收2万元;麦麸子喂的三头粮食猪,能卖1万元;出栏的40只羊大半已被群里的客户订下,单价比成批出手每只高出二三百元……这么算下来,除去成本,与种玉米相比,收入至少翻了一倍多!

其实,李涛也想过跟别人合作,但他一直有顾虑,“咱赚的是良心钱,精力有限,我不能每天在地里看着谁家偷用了化肥、农药。多年建立起来的诚信,万一出了差错,多少钱也买不回客户的信任!”不过,在参加了市里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后,李涛学到了不少有关互联网+农业,农民土地改革、设施农业的知识,思路有了转变,“国家的诚信体系日趋完善,我相信农民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如果时机成熟,可以注册商标,通过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扩大种植,与专业团队合作,进行科学化管理,我只需要把住生产关、作好田间指导,让专业的人士去营销。”具体到2018年的计划,就“租耕约种”一项,李涛准备扩种至40亩地,除了小麦、荞麦外,他还打算种些杂豆、杂粮,继续摸索“定制种植养殖业”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