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精神卫生中心:走进新时代 展现新气象 实现新作为

内蒙古晨报 2018-10-15 00:00:00

原标题:锡林郭勒盟精神卫生中心:走进新时代 展现新气象 实现新作为

◇全媒体记者 张冠华

走过改革开放40年征程,步入新时代的锡林郭勒盟精神卫生中心蓄力前行,激情昂扬再出发。在上级部门和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心领导班子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锡林郭勒盟精神卫生中心启用医疗新阵地,探索康复新途径,推出精神助康新举措,用医者仁心呵护着全盟精神疾病患者回归社会的新希望,全力开创了精神卫生康复工作的新局面,用实际行动和卓越的成绩生动体现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大爱与情怀。

带着阳光的笑容,自信地与人谈笑;在平凡的工作中、在自己的生活中都能够独当一面;回到家有爱人、儿女、父母递上一杯热茶,说一声辛苦…… 这是锡林郭勒盟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刘文平心中最温暖的画面,也是他对每一位精神疾病患者的殷切希望。“希望患者能够勇敢地走向社会,呼吸清新的空气,在温暖的阳光下重拾自信,恢复日渐丧失的社会功能,都能够拥有平凡而弥足珍贵的生活。”

为了让更多的精神疾病患者和健康人一样正常生活、公开就业,近年来,锡林郭勒盟精神卫生中心积极打造具有人文特色的康复治疗模式,为患者提供精准康复服务、基层防治服务及心灵建设精神康复服务,实现精神疾病防治向健康人群、向贫困农牧民基层延伸,为诸多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启用医疗新阵地

锡林郭勒盟精神卫生中心自1958年建院,至今已走过六十载春秋,是锡林郭勒盟地区唯一一所集精神疾病医疗、预防、康复、心理咨询及治疗于一体的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承担着全盟13个旗县市区近1.3万名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及康复任务。

“精神卫生中心扩建项目于2016年7月开工新建,建筑面积2.44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床位总数将达到500张,全盟72%需住院的患者都能够在这里得到住院治疗。锡林郭勒盟在全区率先实施‘精神疾病助康工程’,启动精神卫生中心扩建项目,这是民政民生事业的一项重大举措,护航精神疾病患者的一生幸福,我们任重道远。”望着集病房、医技、康复中心于一体的综合大楼,刘文平深感责任之重。

活动大厅宽敞明亮,每逢重要节日,患者和医护人员在这里载歌载舞;绿茵场开阔平整,每天上午护士都会带领患者们在这里做康复操;康复治疗室内,摆放着患者们制作的工艺品……锡林郭勒盟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疗新阵地温馨而庄严。

病区的走廊墙壁上除了张贴规章制度外,更多的是绘画、小制作等手工作品的展示,这些作品全部出自中心内患者之手。在这种人性化的康复治疗环境中,在医护人员精心的护理下,处于恢复期的广大精神或心理疾病患者实现了独立生活、自食其力、回归社会、公开就业的康复目标。

正值午后时分,阳光洒满病区,室内温馨明亮。二病区内,这里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铁门锁链,病区内患者和护士们在一起,或聊天或看电视,或散步或下棋打扑克,生活难以自理的年老患者依偎在护士身旁。没有嘈杂,没有想象中的挣扎和歇斯底里,一切平静如常,陌生人的来访,并没有引起他们过多的关注。

“正是医院环境的改变,才让各项诊疗设施的启用、康复项目的实施成为可能。投入使用后,患者及医护人员生活、工作的环境较此前大为改善,能更好地满足全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卫生医疗服务需求。”刘文平说。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精神卫生中心多层面发展,先后成为“锡林郭勒盟复员退伍军人精神康复中心”、“锡林郭勒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锡林郭勒盟分院(锡盟蒙医医院)协作医院”,是锡林郭勒盟、市两级医保和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

探索康复新途径

“锡林郭勒盟精神卫生中心近几年的发展是极快的,全盟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无论硬件设备、管理模式,还是医疗护理方式方法,都越来越得到锡盟老百姓的认可。”苏乙拉主任医师对锡林郭勒盟精神卫生中心的变化深有感触。

锡林郭勒盟精神卫生中心超市内,年近40岁的患者赵一是这里的员工。他白天在超市正常工作,晚上回病房休息,生活节奏与常人无异。赵一是典型的遗传性精神分裂疾病患者,他的母亲和四个兄弟姐妹都患有精神分裂疾病。由于赵一恢复情况较好,中心安排他在超市工作,给予生活奖励。这也是中心康复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

锡林郭勒盟精神卫生中心不仅对住院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还积极探索康复治疗新途径,先后完善了工娱治疗、音乐治疗、体疗、舞蹈、器乐、缝纫、工艺品制作、农疗和社会技能交往训练等多种康复治疗项目,特别是手工技能康复训练颇有成效。中心曾与盟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联手合作,对患者制作的工艺品进行义卖,义卖所得全部用于为患者购买原材料和发放薪酬,以鼓励他们消除病耻感,重新融入社会和家庭,步入新生活。

“中心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特长以及精神康复情况,安排他们参与护士们的工作,改善和提高患者独立生活的能力,促使他们早日回归社会和家庭。”胡斯来护士长介绍,他们推行基于患者需求采取精准精神康复的模式。在这里,患者不仅能掌握工艺制作等技能,还担任收银员、理货员、盥洗员、护理员等角色。医生、护士都会经常和患者进行深入交流,掌握患者的价值观、特长兴趣及就业愿望,再以此设计有针对性的康复项目,帮助他们进行日常生活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训练,待社会适应能力增强,鼓励患者到社会上谋职。

2017年,锡林郭勒盟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患者累计537人次,出院患者218人次,接诊量在2.46万人次以上,其中通过新增认知训练、个案管理、日常独立生活、社交及职业技能培训等治疗项目,康复期患者参加作业治疗近2万人次。综合康复和就业能力培训使患者病耻感减轻,服药依从性好,自知力、独立生活能力明显提高,复发率、肇事率明显下降,因病受损的社会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地恢复,而且凭借一技之长回归社会,可以从事网络管理、文员、会计、销售员、服务员等各领域的工作。

精神助康新举措

因病致贫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庭的影响尤为严重。从2014年开始,锡林郭勒盟精神卫生中心组织医生,利用周末时间下乡义诊筛查,为严重精神疾病患者诊断,多年来从未间断,并不断尝试以老带新,鼓励年轻医生一同下乡,了解全盟各地区精神疾病控制现状,了解精神疾病患者家庭困难。

“他的家人专门为他盖了一间小矮房子,大门紧锁,院内杂草丛生,只有一条他行走的小路,吃饭的时候家人就送来放在墙头上。”苏乙拉主任医师回忆起下乡筛查义诊时见到的一位精神疾病患者的生存现状,表情凝重。

正是因为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无法入院医治的患者存在,促使锡林郭勒盟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们不断开展下乡扶贫工作,进行义诊筛查与宣传教育。

“一个家庭只要有一名精神疾病患者,全家就会陷入困境。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和照顾仅靠亲属远远不够,更需要政府的投入与社会的关爱。在下乡诊疗筛查中,我们也不断地向老百姓宣传,精神疾病并不可怕,是可控的。不能轻易放弃治疗,以免造成患者及家庭的终身不幸。”刘文平说。

2017年,锡林郭勒盟精神卫生中心配合盟卫计委筛查全盟精神患者共1653名,其中重性精神障碍患者1163名,精神分裂症患者534名,急需入院治疗358名。

仁心呵护新希望

据刘文平介绍,近几年随着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住院天数明显缩短,目前中心内约有150余名长期住院患者,大部分患者能实现90天内出院回归社会家庭,之后辅以定期复查、服药即可。但也有不少病患出现反复入院情况,这其中除了病情本身原因外,也不乏来自社会的偏见导致稳定期的患者回归社会困难。

胡斯来护士长已经在中心工作十多年了。“刚走上工作岗位时还不到25岁,有时候被患者辱骂甚至动手打后,就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掉眼泪。但是哭过之后就会安慰自己,患者不是故意的,他们只是病情发作无法自控。现在我们了解每一位患者,能够运用他们的思维去化解他们的情绪,不与其争执。而往往患者家属难以照顾精神疾病患者恰恰缺乏的就是这种技巧,这样的工作要求我们必须付出足够的耐心和爱心。”

二病区年纪最大的患者已经70多岁了,入院已经40多年,对他而言,中心已经是家,护士就是亲人。 小胖年纪不大,病区的护士告诉记者,小胖属于精神分裂较严重且情绪极其不稳定的患者。面对这样的患者,医护人员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小胖的家人正是因为控制不了他,才使得他必须长期住院。小胖的家人告诉记者,中心的护士十分耐心,也很专业,以前小胖的精神分裂症反复发作,令家人心力交瘁,负债累累,中心医生下乡做精神疾病筛查时建议小胖入院治疗。住院不到一年,小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疾病很少复发,他们又看到了希望。 “病人就像孩子一样,不开心了,动手打你一下,你难道要还手吗?”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胡斯来护士长,对于精神疾病患者,要对症下药,更要帮他们解开心结。说起二病区的患者,胡斯来有讲不完的故事,作为多年的护士长,她感到最欣慰的,是精神卫生工作从最初的简单护理,进步发展到现在医疗、人文相结合的高治疗水平,社会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能够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

全力开创新局面

在锡林郭勒盟精神卫生中心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免也会遇到一些阻碍。“随着新楼的启用,患者的数量会增加,患者的活动范围也会越来越大,目前值夜班的只有3名护士,白天经常忙不过来还需要安排轻度患者帮忙。”胡斯来护士长称,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这项事业中,放下偏见与恐惧,面对精神疾病患者,反而更能体会医护工作的价值。 “专业医师的匮乏已经成为掣肘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相比于精神卫生中心这样的专科医院,更多的年轻人还是倾心综合医院。在医学院校内,投身精神卫生学科的学子也非常少。就拿去年的招聘来说吧,我们在呼市、包头、赤峰三地高校招聘,应聘人员还未达到计划人数的一半。”刘文平感慨。 对此,苏乙拉主任医师更是深有感触:“医院生存的根本是医生,我们中心前几年甚至出现了断档,老医生退休,新医生难以接替。医技科没有专业的医师,没办法我们甚至投入大量物力、人力把自己的护士培养成检验医生、影像医生。近几年虽然有所缓解,但是还是难以满足医院发展的需求。” 面对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今年,锡林郭勒盟精神卫生中心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聘请医疗专家对中心职工进行培训,通过理论授课、技能培训、现场督查指导等方式,提升职工临床经验,强化专业技能。并根据医务人员专业特点,内部采取在职教育、短期培训、师徒结对等形式,督促医务人员学习,提高专业技术素质。同时与其他医院建立协作关系,通过专家会诊、专题讲座、接受进修等形式,在人才培养、双向转诊、业务指导、远程会诊等方面,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问题都是暂时的,我们会克服困难,不断发展,同心谋事业,全力开创锡林郭勒盟精神卫生中心发展新局面。”面对中心未来的发展,刘文平信心满满。 (文中患者均为化名,本版图片由锡林郭勒盟精神卫生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