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仆寺旗纪委监委着力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原标题:太仆寺旗纪委监委着力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平台消息(记者 侯云峰 通讯员 玉兰)今年以来,太仆寺旗纪委监委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种表现”、集中整治“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等专项工作,不断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在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方面取得了新成效。
加强宣传引导,强化线索处置。及时向社会公布专项治理工作有关情况,广泛宣传专项治理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在纪检监察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公布监督举报电话,拓宽群众监督举报渠道。对查处的典型案例在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新闻媒体上进行通报曝光。通过自办、提级督办、分片联办和异地交叉办案等方式,加大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查处力度。旗纪委各科室根据职能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认真做好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加强执纪审查和交办督办、快查快结、数据分析统计等工作。坚持快查快结,特别是从快从严查处中央巡视组、自治区党委巡视组转交办的信访件。对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零容忍”,通过采取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移送司法机关处罚等措施,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形成有力震慑。
深化民生监督,从严查处问题。始终把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突出整治农村牧区集体“三资”管理、公职人员侵占草牧场、土地征收补偿以及涉农涉牧、民生、发展等领域项目资金申报分配使用过程中以权谋私、优亲厚友、盘剥克扣、虚报冒领、强占掠夺、贪污挪用、收受贿赂等问题;严肃查处扶贫开发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等问题;认真开展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查处工作,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强化监督调查。今年以来,已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立案11件,结案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人;对“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立案18件,结案13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2人,移送检察机关10人;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种表现”问题立案2件,结案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人。旗监察委员会成立后,在锡林郭勒盟率先办结第1起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案件和第1起留置案件。
强化源头治理,督促问题整改。把加强“三务”公开和“三资”管理作为强化群众监督,预防源头腐败的重要举措。在完善传统公开方式的基础上,在锡林郭勒盟率先推行“三务”微公开,通过将公开事项上传到“三务”公开微信号和微信群组,便于群众随时查看,同时能让群众在微信平台上咨询、反映问题,全旗176个嘎查村和8个社区均建立了“三务”公开微信群组,覆盖1.9万余户5.2万余人。8月份,联合旗财政局开展惠农“一卡通”专项清理工作,对各苏木乡镇财政所代为保管的2008年以来的银行卡进行了集中清查,共清查“一卡通”87722张,查出未领卡834张,未领卡经公示后清退20张,其余814正在核查清退中。紧盯执纪审查中发现需要整改的问题,及时督促责任部门整改解决,确保执纪审查既有法纪效果、又有社会效果。如针对额蒙瓦窑嘎查违规使用17万元扶贫专项资金问题,督促贡宝拉格苏木党委明确整改措施、尽快予以整改,17万元资金已全部落实用于为牧民购买饲料。
严格问责追责,强化警示震慑。认真落实“一案双查”,对发现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既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也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做到有错必纠,失责必问,通过问责倒逼主体责任落实。把警示教育作为开展经常性纪律教育的有力措施,在全旗党员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全旗嘎查村干部培训班和部门警示教育会上,深入剖析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同时,充分发挥通报曝光的震慑和警示教育作用,对带有普遍性、群众反映强烈的典型案例,坚持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今年以来,累计通报曝光各专项工作方面典型案例8批13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