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葡萄的传奇故事
原标题:乌海葡萄的传奇故事
中国当代书法艺术馆的展厅里有一幅油画常常引得参观者驻足。画的内容是一片丰收的葡萄园:青的藤、绿的叶、紫色的果实,远远望去藤牵蔓绕,整个画面如诗中所言:“满架高撑紫络索,一枝斜亸金琅珰”。
这幅油画是崔开玺先生的作品《葡萄飘香》,展示的是乌海市葡萄种植园内最寻常的景象。对于乌海市来说,葡萄可是“大功臣”,曾几何时,它的安家落户让开发建设之初的乌海满眼荒芜中添上绿色;如今,一根葡萄藤,牵起大民生,成为我市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成功示范。它给我们的生活添了“景”,加了“料”,让我们的味蕾充满了甜蜜的味道,它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这片热土的特产……它是一张酸甜可口的城市名片。
黄沙窝里扎了根 藤牵蔓绕景色新
情牵紫络漫争新,剔透晶莹不老身。地旱瘠薄因不择,藤长蔓远古延今。
葡萄香甜,人人都爱,古人也爱葡萄,诗词中常有葡萄的身影,书画名家更是常常以葡萄入画,因为成熟的葡萄挂珠成串,契合了国人“多子多福”的美好意境。有考证称,葡萄是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来的,也有资料说,早在殷商时期就有葡萄,《诗经》所谓的“六月食薁”,说的就是葡萄。
葡萄种植及食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它是什么时候在乌海安家落户的呢?这还得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据农牧业部门相关资料显示:1950年,一家姓马的农户在乌海移植成活第一株葡萄。20世纪60年代初,艾玉清、房树茂等一批立志献身大漠戈壁农林事业的青年人来到刚成立的海勃湾市,他们跑遍了当地大大小小的沙丘、沟壑,揣摩着这方水土的“脾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在大漠里培植出零星的绿色。
据《海勃湾区志》记载,20世纪60年代,仅有的几棵葡萄都生长在居民自家的院子里,数目极少,更别提品种。1966年,当时的海勃湾市将国营海勃湾苗圃改为海勃湾市果树试验站。从此,水果种植成为海勃湾地区农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1966年到1970年之间,海勃湾市果蔬试验站先后培育了多棵葡萄幼苗,然而存活下来的为数不多。1967年,海勃湾市从新疆引进了一批无核白葡萄苗,在多个农场定植试种,结果生长旺盛,取得了极大成功。这一批葡萄苗,可以说是乌海最早的一批大规模种植的鲜食葡萄苗。至今仍然有部分收藏在市葡萄酒博物馆里。透过它,过去的时光仿佛重现眼前,为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关于葡萄种植酸甜又苦涩的回忆。
一棵老葡萄树的主人叫苗连喜。据苗老回忆,为了防风沙,葡萄地周围被人们栽满了沙枣树。市场上没有适合葡萄用的农药,种植者就用大锅熬制,用石硫合剂(石灰加硫黄)杀菌,用波尔多液(石灰加蓝矾)治锈病。遇到刮风下雨,还要格外操心,生怕架子倒了砸到葡萄树……
这样的回忆,在原市农牧林水局总园艺师、已故葡萄办主任艾玉清厚厚的工作记录里也可窥一斑。泛黄的纸页记录了艾老从事葡萄栽种研究工作的诸多经历。在一份保存完整的文件中,他这样描述当时种植无核白时的经历:“1967年,我市引进新疆无核白品种,表现为生长旺盛、丰产。1978年开始试制葡萄干,经测定,所制葡萄干糖度合格,色艳、风味浓、光泽度好,综合因素达到了商品的要求。” 由于大规模生产葡萄干所需的技术条件不甚完善,制作葡萄干的计划后来被搁置了。对于老农林人来说,这也许是一个遗憾。但十多年的辛勤耕耘并没有白费。到1976年,海勃湾市与乌达市合二为一成立乌海市时,葡萄已然在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安家落户,并很快走出庭院开始大面积培植。尽管当时的种植旧址如今多已拆迁或开发,但葡萄种植的经验却得以完整保留,这也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市大规模发展葡萄种植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78岁的张艾勤回忆,1976年初,市委向全市人民发出大面积种植葡萄的口号,鼓励支持职工、居民利用有条件的土地,每家每户栽植葡萄。于是,居民少的种上一两株,多的三株五株不等,多是龙眼、无核白之类。
1985年11月,乌海市发布了《关于加速发展葡萄种植业,建立葡萄商品生产基地若干问题的决定》,拉开了发展葡萄产业的序幕。时任市农研所所长的艾玉清,向市政府立下军令状,引进32个品种,种植120亩进行实验。在艾玉清和技术员们的努力下,葡萄成活率从70%飙升至97%。1986年初,我市成立了葡萄商品生产基地指挥部,下设葡萄基地办公室,先后免征部分农业税、补贴苗木成本、种植庭院葡萄补贴水费……多项鼓励性、扶持性政策充分调动了国营、集体、个体和城市居民的积极性,到1987年,全市新种植葡萄2754亩,庭院葡萄种植已达9万多株,而那时的乌海,全市人口还不到30万。全市近6万户职工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庭院栽有葡萄,平均每三人一株葡萄。
一架绿荫结硕果 一根紫藤牵民生
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市葡萄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种植面积每年以3000亩的速度增长,品种不断更新,1990年已达到了8000余亩的种植规模,建成葡萄园81个,有龙眼、无核白、玫瑰香、马奶、巨蜂等多个品种。
张艾勤还记得自己家先后种过的无核白、巨峰等。“可能是因为缺水少肥,我家的无核白颗粒比黄豆大不了多少,还很容易掉。但这种葡萄实在是太甜了,孩子们馋嘴,没等到成熟期,就被吃完了。”
今年37岁的孟广军也记得小时候在姥姥家过的每一个暑假。“表兄弟姊妹一共6人,一到暑假就都被各自的父母送到姥姥家,6个孩子简直能把小院掀翻,葡萄更是一颗也留不住。我们每天都蹲在树下守着,红一颗吃一颗,还得排上队,今天吃了,明天就轮到别人了。”
这样甜蜜的回忆几乎贯穿了很多80后、90后的童年印象,葡萄不仅仅是清贫生活中的甜蜜慰藉,更是许多家庭致富增收的希望。当时我市已经开始兴建起葡萄基地,不少市民从自家种着吃一吃,到开始体验葡萄经济,利用栽种葡萄增收致富。然而,尽管当时乌海市已有二三十年的栽培经验,但与全国其他主要葡萄产区相比,许多先进技术无法利用,如何保证丰产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难题,农林专业技术人员对葡萄的栽植形式、整形修剪技术、越冬防寒、肥水管理等项目开展了试验和研究工作,一边试验,一边推广。葡萄专家王芳就曾告诉记者,那时候,乌海市每年都会多次举办培训会,技术员利用电视教学、现场指导等各种技术进行教学,不仅研发出适宜乌海地区的葡萄幼树速生丰产技术,还让葡萄种植逐渐产业化。
在《乌海市志》中也留下了这一段记录:1988年,乌海葡萄入选全国优质农产品进京展销会,会上得到专家和同行们的肯定和赞许;1990年,被指定为亚运会捐赠产品,让亚运健儿吃到了乌海最好吃的葡萄;1991年,农业部在郑州举办的“优质农产品展销订货会上”乌海葡萄获得与天津小栈米、洞庭湖系列米、陕西秦冠苹果等历代宫廷贡品齐名的殊荣。1993年,首届乌珠慕节利用“葡萄牵头、文体搭台、经贸唱戏”来提高乌海知名度,扩大区内外影响,加大招商引资,这一届乌珠慕节为乌海引进资金4亿元。
千禧年之后,葡萄产业被正式列入乌海市国民经济“十五”规划。2002年开始,乌海市制定并出台了加快葡萄种植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利好消息激励着葡萄产业驶入快车道,乌海葡萄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
葡萄种植园主岑建宇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种葡萄的。2002年,他从外地回到乌海后,承包了50亩土地开始种葡萄,当时我市对达标种植葡萄的补贴逐渐加码,补贴金额从2002年的200元/亩、2005年的300元/亩,增加到从2009年起300元/亩,连补三年;葡萄育苗一次性补贴3000元/亩;为鼓励发展设施葡萄,新建连片50亩以上周年生产保温温室,一次性补贴20000元/亩;新建连片30亩以上大棚,一次性补贴3000元/亩。
2013年,《乌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葡萄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再次加大葡萄产业扶持力度。对集中连片新建园200亩以上(含200亩)最高补贴达6000元/亩。此外,还出台了葡萄产业专项贴息政策、鲜食葡萄进直销店优惠政策和酿酒葡萄收购价格补贴政策等,市级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葡萄和葡萄酒研发及适度规模的优良葡萄品种园和砧木圃建设,设立葡萄专项担保基金,全力支持葡萄产业发展。同时,在加工、销售、贮运、品牌建设等相关产业方面,也给予了扶持。
政策的红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种植户和企业的种植积极性,逐步形成了“龙头+基地”和“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葡萄生产、加工、贮藏、流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力、抗风险力逐步增强,经济效益持续攀升。
针对长期以来,乌海市葡萄生产中存在的生产管理不规范、商品性差、效益偏低和包装、贮运不科学等问题,我市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在总结我市葡萄科技人员几十年试验、示范、推广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征求了各方意见,编写了《乌海葡萄标准化生产、贮运技术规程》。这是乌海市首部葡萄生产、贮运技术标准本,分为建园、生产管理、安全质量及包装与贮存标准4大部分、17个标准。其中,行业标准4个,地方标准13个。
在此期间,海勃湾区汉森酒业、新时针公司、金沙湾公司、云飞公司,海南区阳光田宇公司、乌达区吉奥尼公司等千亩以上的葡萄示范园、葡萄观赏采摘园、葡萄生态园逐渐成规模。同时,一批以葡萄种植及贮藏保鲜、深加工等产业化项目,成为全市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对增加农业效益,提高种植户收入起到积极的作用。到2020年,全市葡萄种植面积达10万亩。
酿成醇酒迎宾客 乌海葡萄扬美名
酸甜的葡萄味美多汁,醇香的葡萄酒更令人陶醉。2016年至今,乌海市已成功举办三届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节,留下了“沙漠是我们的,沙漠葡萄酒是世界的”佳话。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已经成为乌海市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区居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一根葡萄藤,串起民生大发展,集葡萄种植、酿造、研发、贮藏、流通、观光旅游等多样化的业态成为我市推动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成功示范。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乌海醇厚浓香的沙漠葡萄酒也正在走向国际大舞台,并吸引了八方来客“品味”醉美乌海,来自中外的宾客欢聚一堂,品味香醇葡萄酒的同时也用全新的眼光打量乌海这座美丽的城市。
已在西安定居的林芳霞连续3年都会在每年9月份休假回到乌海。“休年假、陪父母、见证家乡的盛事,一举数得。”她说。
市民孙启运喜欢在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节上寻找合适的好酒。孙启运是个爱酒之人,身边聚集了许多爱酒的朋友。“首选咱们本地酒庄的,一是为了支持家乡的沙漠葡萄酒事业,二是方便随时购买随时喝。展会上经常会展出各种获过国际大奖的葡萄酒,遇到合适的我就囤一些,逢年过节馈赠亲朋或宴请宾客。”他说。
如今,全市涉及葡萄种植、加工、贮藏、流通的企业已有30多家,年生产能力11000吨,保鲜流通企业10余家,贮藏保鲜能力12万立方米;年销售收入2亿元左右。我市酿造的葡萄酒畅销国内十几个省区市,且远销美国、德国、丹麦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60后市民乔峰告诉记者,他最喜欢用乌海红酒招待外地来的朋友,出门带伴手礼,也多是本地红酒。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乌海葡萄酒美名在外。近年来,随着乌海市葡萄产业的大发展,葡萄酒的美誉也纷至沓来。作为被布鲁塞尔国际评酒会确定的世界沙漠葡萄酒大赛永久举办地和“世界沙漠葡萄酒之都”,乌海市葡萄酒获得了许多的荣誉。
在2017帕耳国际有机葡萄酒评奖大赛上,汉森酒业葡萄酒荣获2个金奖、4个银奖;吉奥尼经典乌海干红葡萄酒荣获全国糖酒会“第11届G100超级葡萄酒评选赛”银奖;汉森、西口风、阳光田宇、吉奥尼等葡萄酒进驻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展示展销精品馆”;阳光田宇葡萄酿酒公司获评2016中国葡萄酒市场年度风云企业;西口风农业公司被评为2016中国葡萄酒市场精品酒庄……乌海葡萄与葡萄酒已在国内外各类葡萄与葡萄酒质量评比大赛中获奖近200项。
这便是乌海葡萄及乌海的葡萄酒。恰如古人诗云:紫乳青藤一架生,星编珠聚透晶莹。枝模锦绣堪帷幔,味比醍醐或玉羹。初酿云浆成琥珀,再尝甘露满杯觥。曾经也羡琵琶饮,马上吟哦千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