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一次文化自信的展示
原标题:【评论】一次文化自信的展示
——热烈祝贺第十二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胜利闭幕
本报评论员
从6月25日到7月3日,第十二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如约而至。在这期间,有草原文化与交响乐的完美融合,有大型原创蒙古剧《忠勇察哈尔》的铮铮铁骨、忠勇爱国,有儿童剧《星星之子》传递环保理念,有舞剧《不落的太阳》讴歌民族团结……原创与经典轮番上演,古老文化与现代创新交相辉映,用诚心和诚意打造出的文化大餐弥久飘香。
每一次草原文化节,都是一次文化服务人民的生动实践,也是一次对我区文化发展的全面检阅。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本届草原文化节之所以如此精彩,特别是从33个舞台剧中筛选出8台优秀剧目进行全区展演,堪称历届数量最多、剧种最全的一次,完全要归功于我区文化建设的厚积薄发,同时也充分展示了我区的文化自信。
草原文化节的这场盛宴可以有散场之时,但是弘扬草原文化的责任和担当绝对不能就此停歇,我们要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光荣使命,深入挖掘草原文化内在价值,推进文化创新发展,不断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实现我区向民族文化强区的跨越。
当前,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深入谋划、稳步推进,为我区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新形势下,我们要不断深化草原文化研究,推动草原文化创新,更好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快草原文化走出去的步伐,着力提升我区对外的文化影响力,让草原文化成为我区一张闪亮的名片,讲好内蒙古故事,传播内蒙古声音,让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走近内蒙古、了解内蒙古、投资内蒙古。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十分迫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是我区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这就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为草原文化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千方百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精彩纷呈的草原文化节落幕了,难免让人不舍。为了下一次更好地重逢,我们就要不辜负难得的机遇和人民的期待,让优秀的草原文化融入自治区发展的血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我区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为打造祖国北疆文化繁荣风景线、谱写中国梦内蒙古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