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 内蒙古篇】八大亮点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主旋律
原标题:【治国理政新实践 内蒙古篇】八大亮点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主旋律
八月的内蒙古大地,从沃野田畴到忙碌的车间厂矿,到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值此美好季节,自治区统计局传出振奋人心的最新消息:今年以来,全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呈现出结构优化、增势平稳、动能转换、质量提升的发展态势。
从经济总量看,经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846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6%。具体来看,经济发展呈现出八大亮点。
亮点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肉类产量有所增长。今年全区农作物总播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分别达到1.26亿亩和9730万亩,均超过预期目标。上半年,全区猪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长1.5%。其中,猪肉产量32.9万吨,增长1.9%;牛肉产量14.3万吨,增长2.3%;羊肉产量36.4万吨,增长1.1%;禽肉产量7.2万吨,增长0.4%。
亮点二:工业结构不断优化,收入实现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从支柱产业看,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农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4%,分别拉动工业增长3.3、1.3和1.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工业中电子计算机通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4%。从产品产量看,29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1种保持增长。其中,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3.8%,精甲醇产量同比增长18.4%,生铁产量同比增长11.2%,单晶硅产量同比增长78.1%,发电量同比增长7.5%,化肥产量同比增长27.8%,乳制品产量同比增长11.0%。工业经济效益和工业运行质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18.1%。
亮点三: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过半,服务业相关行业快速发展。上半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快于第二产业3.1个百分点,快于全部工业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7.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一半,达56.7%。服务业相关行业快速发展。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2.1%,货运量增长13.7%,快递业务收入增长39.6%。
亮点四:投资保持平稳增长,民间投资增速加快。上半年,全区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70.2亿元,同比增长11.3%,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3200.2亿元,同比增长14.3%,快于同期全区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51.4亿元,同比增长52.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804.3亿元,同比下降1.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614.5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3%。
上半年,全区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80个,比上年同期增加229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1.8%。
亮点五:消费市场平稳运行,乡村领跑销售增长。上半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15.1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城镇市场完成零售额2992.2亿元,同比增长9.2%;乡村市场完成零售额322.9亿元,同比增长10.9%。
亮点六:外贸持续快速增长,利用外资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495.5亿元,同比增长44.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52.1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出口额173.0亿元,增长39.3%,高于上年同期增幅52.1个百分点;完成进口额322.5亿元,高于上年同期增幅51.7个百分点。另外,实际利用外资12.2亿美元,同比增长8.6%。
亮点七: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上半年,我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85元,同比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92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73元,增长8.0%。
亮点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政策成效持续显现。过剩产能有序化解,截至目前全区已退出煤炭产能660万吨。房地产去库存效果继续显现,6月末,全区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5.7%。企业杠杆率下降,6月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2.6%,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企业成本继续降低,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2.37元,同比减少2.46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32元。短板领域得到加强,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7.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30.4%,教育投资增长33.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45.6%,均明显快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上半年,财政用于民生支出1494.7亿元,增长21.8%。
“八大亮点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主旋律,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成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头戏。”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专家付东梅指出。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