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政协委员现场专题协商侧记:规划美丽城市
原标题:内蒙古政协委员现场专题协商侧记:规划美丽城市
原标题:规划出人民群众希望居住的美丽城市——政协委员现场专题协商侧记
2017年,自治区将迎来70周年大庆,借此契机,呼和浩特如何加强建设与改造,让首府形象更为亮丽,全区上下和各族各界都非常关心。
6月11日上午,驻区部分全国、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三级政协委员,就呼和浩特市城区改造进行现场专题协商。大家边看边谈,边走边议,协商热情高涨。
重视特色文化 提升城市品位
穿过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中山路,来到旧城大南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片风格古朴典雅的现代商铺。委员们首先来到位于大南街与大东街金角之地的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
“这里的建筑风格保留了清末民初至上世纪40年代归化城街区风貌,借鉴传统商业街与旅游景区功能,将打造成一条集消费、休闲、娱乐、文化、旅游、观光等多重功能为一体的商业街。”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委员们频频点头,自治区政协主席任亚平对市政府下大力气在人口高度密集区域开辟出这样一片功能齐全的商业街区给予充分肯定,并在详细询问了产业园区的项目引进、经营方式、存在困难后指出,“文化产业园区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推进文化园区建设,有助于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热点,提升城镇的文化品位。园区在建设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呼和浩特独有的文化资源,认真筛选一批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项目,提高园区品位,辐射带动这一区域形成文化产业繁荣、社会经济发展互促共赢的局面。”考察途中,委员们还详细了解园区内民族民俗项目的规划、特色旅游产品的研发销售等情况。
在走出大盛魁博物馆后,委员们依然沉浸在旅蒙商号的传奇经历中,“应该用大盛魁的故事编拍一部舞台剧,在这里的大戏台常年演出,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现场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旅蒙商文化。”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郭启俊的一席话引起了委员们共鸣。郑学鸣委员建议:“要开拓思路,多角度全方位地在全社会宣传中国商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以义取利、以德为邻的商业精神。”
“老街区改造要坚持古为今用,我们要用好呼和浩特历史名城这张名片,突出怀旧、民俗主题,保留好老城历史痕迹,用各类传统形式,讲好呼和浩特故事,不断提高呼和浩特知名度和文化品位。”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梁铁城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保护与开发并重 现代与传统协调
玉泉区是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的发祥地,400多年的历史沧桑,给这片古老的土地沉积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委员们来到大召文化旅游区,走在修旧如旧的塞上老街青石板路上,详细了解老街改造过程中排水、消防、供暖、供电、通讯等设施的配置情况,对老街改造能够既保留传统古朴的景观风貌、又完善了现代旅游服务功能的设计感到非常欣慰。“旧城改造,人们最担心的是改造后会成为‘身穿西装,脚穿球鞋’不伦不类的怪胎,现在看到呼和浩特市政府能够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把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起来,把我们400年历史文化名城的传承留存下来,作为呼和浩特市民我感到由衷的高兴。”魏军委员也表达了喜悦的心情。白丽民委员从文物保护的专业角度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所谓保护并不是一味盲目地全盘保护,而是有选择性地分层次保护。对于有重大历史保留价值的建筑,可以考虑在原址上修复;对于占地较大的民居与老街区,可以在保留风貌的基础上适当缩小面积改造更新;而对于保留意义不大的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拆除重建。”
规划先行 稳步推进
在座谈讨论时,委员们频繁使用到了一个词汇“震撼”,大家对旧城区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震撼,通过短短半天的考察,有眼前一亮、大开眼界的共同感受。兴奋谈论之际,委员们对呼和浩特城市建设尽拳拳之心,发肺腑之言。
“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要先行,只有加强科学规划,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呼和浩特城市建设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前期深入调研、做好规划非常重要。”任亚平强调,“旧城改造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点,其出发点是提高城市生活的综合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但由于牵扯的因素众多,因此规划顺序应该分轻重、排先后,要统筹规划、分期拆建、分期开发、统一配置。对于城乡交界处的村庄改造项目,要结合自治区党委、政府‘十个全覆盖’安排部署,使农村村容村貌和农民精神面貌发生真正的变化,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
委员们希望呼和浩特市政府在城市区片整体设计方面下大力气,城市建设还要坚持以人为本。委员们强调,城市建设说到底还是民生项目,因此,最终应该落实在满足人的需求上。希望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加强群众参与度,真正规划出人民群众希望居住的美丽城市。(张海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