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手艺 传承匠心——锡林郭勒职业教育中心在传承中挖掘民族手工艺巨大价值
原标题:留住手艺 传承匠心——锡林郭勒职业教育中心在传承中挖掘民族手工艺巨大价值
毡艺制作
精益求精
闲熟的技艺。
马头琴制作已成品牌专业。
全媒体记者 武岩峰 摄影报道记者来到锡林郭勒职业教育中心毡艺工作室,徐郑慧、张嘉轩两名同学正在赶制“小毡鹿”和“小毡狗”,据说这两名同学已通过了自治区的选拔赛,准备参加2018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看着可爱的“小鹿”和“小狗”,让人很是开心。这两位同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毡艺”制作是她们的第二专业。毡艺工作室的指导老师呼和达来告诉记者,不管是谁,只要学生愿意,他都会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我们真为这种灵活的专业选择方式高兴,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做事的能力,而且也增加了一门谋生的手艺。在马头琴工作室、陶艺工作室和绘画工作室,记者也同样见到了老师和学生们忙碌的身影;而在校企联办工厂——锡林浩特市德联人合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人气指数更是居高不下。据陪同的赵玉新老师介绍,他们学校长期以来坚持“传承与发展”的理念,竖起“传承与发展”的大旗,吹响了“传承与发展”的号角,奏起了一曲曲“传承与发展”的交响。
联合办学 合理开设专业
锡林郭勒职业教育中心成立于1996年,由四所成人中专和职业高中整合而成,是1000所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之一,同时挂锡林郭勒机电工业学校校牌。学校现占地面积1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在校生2203人。毕业生就业率全口径统计稳定在95%以上,年均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8000人次以上。学校主要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自治区级精品专业)、计算机应用、会计电算化、学前教育、民族声乐艺术、民族工艺品制作、旅游服务与管理(铁路服务)、供用电技术、机电一体化、无人机制造与操控、民族传统体育搏克、民族服饰与制作等13个长短线专业,部分专业采用蒙、汉语授课。先后与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建筑职业学院、北京商鲲教育集团、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锡盟民族艺术学校、蒙古国机械工程学院等院校达成联合办学形式,采用“1+2”、“2+3”、“3+3”等多种形式培养大批实用型人才。
多年来,该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地区经济和民族特色,秉承技能教育为核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中、初级技术人才”的办学理念,强化“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教育理念,探索办学形式,开展教学改革,调整专业设置,完善教学设施,已逐步形成集“中等职业教育、成人专本科函授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于一体的多功能、多层次职业教育基地,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彰显了中等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硕果累累
该校大力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行“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引厂入校、厂校合一、人员同训、设备共享”等校企深度融合模式,采取订单培养、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短期培训等形式,强化校企合作办学。先后与内蒙古民禾集团、冀东专用车有限公司、北京达兴电控设备开关公司、中诚机械有限公司、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协鑫风电锡林浩特有限公司等4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与企业从人才培养模式到课程开发,从顶岗实习到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合作,努力尝试“三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努力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努力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努力对接。为企业“量身定做”选用人才,输送了大批专业对口、技术过硬、品学兼优的优秀员工,合作企业成为该校稳固的实习、就业基地,实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目标。几年来,为企业订单输送了1800多名技术人才,为2200多名企业员工进行了培训,受到了企业的高度好评。
该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作为自治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主动探索汽车行业特色的学徒制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职业教育和企业行业在人才培养上的“捆绑发展”,有效提升了学校对全盟汽车维修行业的贡献度。2004年承担起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2007年1月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评为精品专业,2010年加入京津冀蒙汽车维修联盟,2013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骨干专业,2013年被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2017年为德联人合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订单培养40人,2018年申报汽车大师工作室。该专业也是锡盟汽修协会副会长单位。
几年来,该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2012年、全区交通系统“内大交院杯”汽车维修竞赛上夺得第一名;2017年在内蒙古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交通运输类比赛中,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4个;2017年在“汽车维修基本技能”赛项中荣获一等奖,并在全国汽车维修基本技能大赛中荣获优秀奖;2013年该校牵头成立了锡林郭勒汽车维修职教集团,目前,锡林郭勒汽车维修职教集团成员企业11家。本着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原则,集团在推动行业、企业、学校之间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4年,该校与北京商鲲教育高铁乘务员学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招收高铁动车车厢乘务、餐吧及高铁动车车站客运、检票、售票、安检、商贸等铁路行业乘车服务人员,四年来安置就业学生超过300人;该校与北京商鲲教育集团联合办学的专业无人机制造与操控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以就业为主的专业。
搭建平台 民族特色职业教育效果显现
该校注重加强“民族工艺品制作与民居装饰设计”专业建设,先后投资150万元,建成陶艺、皮艺、铜艺、马头琴工作室4个、实训车间7个。购置各类加工设备80多台套。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本专业的师资、场地、设备具备了培养、挖掘民族手工艺人才的条件;2013年该校“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被评为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
该校还聘请2位蒙古族工艺制作技能师傅任兼职教师,与在校教师通过手把手传帮带,建立师徒关系,传承蒙古族传统工艺品制作技艺。聘请一名景德镇陶瓷学院硕士研究生任专业教师。今年又与西乌珠穆沁旗纳仁陶诺民族工艺加工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同研发民族工艺产品。成立研发团队,研发出多种文化艺术含量高可推向市场的产品。
该校依托全国民族手工艺传承和创新示范点这一平台,面向农村牧区招收有志于民族手工艺传承制作的农牧民子女,通过师带徒形式传授技艺,为旅游商品市场提供了就业创业人才。2017年该校与盟妇联联合开发的“蒙古娃娃”系列商品,已准备推向市场。另外,该校还与扶贫部门联合成功举办多期皮雕培训班,受到学员欢迎,社会反响强烈。
该校“民族工艺品制作与民居装饰设计”专业,多次在盟、自治区和国家级大赛中获得奖项。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获得团体一等奖,个人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等7个奖项;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术技能创新成果交流赛,获得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2016年获得“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意大赛一等奖,并获得2016年和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今年该校选送的“喜塔尔”作品再次获得全国终审决赛资格,入围国赛。
该校在“民族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培训工作中,针对关键性的技能培养环节,强化安排实训内容,注重加强学员素质培养与技能提升相结合。2015年开办民族服饰设计与制作专业培训班以来,常年聘请蒙古国民族服装资深教师及区内外知名专家授课指导,已成功举办10余期培训班,培训学员300余人,并承揽民族服饰设计与制作走台演出等十几次,得到了区内外专家认可,学员自主就业创业人员已达30余人。目前已建成1200平方米服装设计与制作实习实训基地。该校引进锡盟新奥服装有限公司、锡林浩特市南丁卓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两家服装企业入驻该校,开展校企合作。确定“毅力奇民族服饰有限公司”和“图嘎满达蒙古服装店”为该校校外实训基地。 2017年内蒙古技能竞赛——锡盟第二届“工匠杯”职业技能竞赛中,该校民族服饰设计与制作、民族手工艺制作(皮雕、毡艺)、母婴护理、快递员专业比赛项目,荣获团体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