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实施“10大行动计划”推动农牧业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内蒙古实施“10大行动计划”推动农牧业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推出农牧业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10大行动计划,着眼于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聚焦聚力,将工作做实做细,不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新成效,努力开创农牧业农村牧区工作新局面。
一、实施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十县百乡千村”示范行动计划。选取13个旗县、101个苏木乡镇、1047个嘎查村开展示范点建设,编制县域乡村布局规划和实用性村庄建设规划,以示范点建设带动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一是实施厕所革命,明确城市近郊的、有较好基础条件的和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三类建设任务,分类施策,有序推进。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或接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积极推动农村牧区厕所粪污与畜禽粪污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确保到2020年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0%以上。二是推进生活垃圾治理,力争年内整治完成900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80%的行政嘎查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建立村庄保洁员制度,优先安排贫困户从事村庄保洁工作。三是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要注重与改厕的有效衔接,因地制宜选择建设污水处理模式和处理设施,推进农村牧区黑臭水体治理。四是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三清一改”为突破口,推动农村牧区公路建设、乡村绿化美化、庭院整治,逐步提升村容村貌,持续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确保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3%以上。
二、实施农牧业产业精准扶贫行动计划。采取精准举措,确保完成农牧业产业扶贫9.85万人任务目标。一是加大各类项目资金向贫困旗县的倾斜力度,重点向20个待摘帽旗县倾斜,计划投入各类项目资金100亿元以上,支持发展建立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二是健全减贫带贫机制,对带贫能力强、效果好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加大支持力度,提升减贫带贫能力。三是深化京蒙扶贫协作,促进产销对接,积极配合京东集团上线扶贫馆;同北京援合办、京东集团共同举办好以扶贫推介为主题的第七届绿博会;积极推动京东、首农集团在贫困地区建设长期采购渠道、设立自营直采基地和委托生产基地。四是强化产业发展服务,自上而下建立产业扶贫专家组,加强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对20个待摘帽贫困旗县做到全覆盖。建立产业扶贫科技包联制度,选派厅系统20个单位对20个待摘帽贫困旗县开展产业扶贫包联。五是制定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和管理考核办法,在产业发展集中度高的村设1~2名产业指导员,着力解决产业扶贫政策到户难、落地难的问题。
三、实施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围绕扶持培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两类新型经营主体,加大支持力度,引导提升带动小农牧户发展的能力。一是积极开展家庭农牧场认定工作,年内认定家庭农牧场7000个,评定旗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牧场300个。二是促进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提质增效,培育旗县级以上示范社200个,每个盟市选择1个旗县开展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三是加大对龙头企业、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力度,力争自治区级龙头企业达到600个,紧密型联结机制比例达到53%,农牧业托管服务组织达到7500个,土地托管服务面积达到1700万亩以上。四是鼓励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户”“社会化服务组织+农牧户”“合作社+农牧户”等组织形式,将小农牧户纳入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力争带动小农牧户达到100万户。
四、实施农业高效节水行动计划。新增以高效节水为重点的高标准农田500万亩,达到4082万亩,项目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以上,为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600亿斤以上奠定良好基础。一是在通辽市的7个旗县区新建浅埋滴灌高效节水灌溉350万亩,到2020年达到1000万亩,打造全国整市推进农业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辽样板。二是开展群众动员、招标、田间地下工程等前期工作,备足滴灌带、首部等高效节水建设物资,开展好水源井更新、配套安装首部枢纽、水肥一体化相关设备及水量计量设施、改造地下输水管网、田间出水栓和田间管带工程等建设工作。三是配套实施农田整理、土壤培肥改良、田间道路建设、农田防护林建设、渠系改造、管网铺设等工程措施,同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机耕机播机收等集成配套技术,实现田、水、林、电、路、渠、技等一步到位。四是示范区全面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在东四盟市建设综合项目管理信息平台4个,粮食主产旗县区建设农业灌溉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50个,实现从灌溉用水管理、农业水费收取、水权交易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五、实施奶业振兴行动计划。力争奶牛存栏达到150万头左右,奶山羊存栏达到5万只左右,奶类产量稳定在550万吨以上。一是大力推动良种奶牛扩繁,通过鼓励支持种畜场、养殖场户进口优良种母牛和胚胎及冻精,支持沿黄流域奶业主产旗县区推广使用性控冻精等举措,加速奶牛扩群提质增量。二是提升饲草料生产能力,以落实粮改饲试点建设和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等项目为重点,带动全区苜蓿保有面积500万亩以上、青贮玉米种植面积1500万亩左右,切实保障奶牛优质粗饲料供给。三是推进规模牧场标准化生产,确保百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场全部实现标准化生产,达到品种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资源化的“五化”标准。四是开展奶农养殖场、合作社办加工厂试点,培育奶农适度规模养殖主体50个。在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等牧区建立民族特色奶食品加工厂和俄罗斯、欧美风味的特色奶酪等高端乳制品生产试点6个;在城镇开展巴氏奶加工试点4个,带动30个奶农家庭牧场、合作社办加工厂。五是全力推进奶牛“两病”净化和养殖技术服务,落实好检疫净化和奶牛场基线调查任务,开展“两病”净化评估和净化示范场创建。
六、实施农牧业生产标准化行动计划。力争今年主要作物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5363万亩,畜禽标准化生产基地存栏规模达到3800万头只以上,标准化生产配套技术覆盖率分别提高到56%和50%。一是主推和修订标准及制定种养殖技术规范230项,作物种类由6种扩大到蔬菜、杂粮杂豆、甜菜、药材等10种优势特色作物,畜禽种类由5大畜种向具有地域优势的蛋鸡、肉鸡、骆驼、驴和奶山羊延伸。二是组织专家宣讲团,制作宣传片、明白纸、口袋书,采取多种方式对基层干部、科技人员、新型经营主体和职业农牧民进行培训,树立按标生产、优质优价的生产理念。三是通过代耕代种、托养寄养、土地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方式,带动小农牧户按标生产,推进标准化生产扩面、提质。四是健全完善标准化生产基地管理制度,鼓励生产企业开展标准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七、实施农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围绕良种繁育、绿色种养、产地环境净化、农牧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等方面,强化农牧业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建设,力争科技贡献率再提高一个百分点,达到56%。一是建设以玉米、马铃薯、向日葵等八大优势作物为主的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繁育面积保持在100万亩以上;推动肉羊三大地方品种提纯复壮和种公牛培育,大力推广人工授精、基础母牛饲养管理,提高母牛繁殖率和单产效益,实施好蒙古马保种工程。二是着力加强农牧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加大转基因科普宣传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转基因行为,继续保持“不敢种、不想种”的高压态势。三是要围绕10大行动计划,组建11个示范推广服务团队,推动10大行动技术措施和模式快速落地,实现农技服务与生产需求有效对接。四是实施好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提升计划和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程,培训基层农技人员5800名,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2.6万人。五是建立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试点5个、畜牧业机械化试点3个,申报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4个,带动全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达到1500万亩。
八、实施农牧业品牌提升行动计划。抓好乌兰察布马铃薯、锡林郭勒草原肉羊、科尔沁牛、赤峰小米、天赋河套、兴安盟大米六大区域公用品牌提升,每个盟市要建设1-2个地方区域公用品牌,努力打造全国肉羊大王、肉牛大王、奶业大王、羊绒大王、草业大王。一是在重点推进锡林郭勒草原肉羊等6个国家级特优区建设的同时,组织开展自治区级特优区
创建工作,评选确定12个自治区特色农畜产品优势区,积极打造培育,做好申报国家级特优区的项目储备。二是制定内蒙古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制度,完善相应品牌管理办法,明确纳入目录农畜产品品牌的范围、对象、程序等,对进入目录的品牌实行定期审核与退出管理。三是加强“蒙字号”农畜产品品牌培育,通过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重点打造蒙牛、蒙草、蒙薯、蒙稻、蒙葵等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蒙字号”品牌。四是加强品牌宣传推介,大力开展蒙货全国行,扩大“内蒙古乳业”“内蒙古味道”等品牌影响力,组织实施“互联网+”农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进优势特色农畜产品网络销售。
九、实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全年定量监测农畜水产品样品2.3万批次以上,全区农畜水产品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一是在提升经费保障、配齐监管队伍上下功夫,严格落实每亩1.3元、每头牲畜0.5元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标准,人才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配备村级协管员。二是加强质量安全旗县创建和标准化乡镇监管站建设,力争创建3个国家级、10个自治区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旗县,全区标准化监管站达到200个以上;持续推动基层质检机构“双认证”工作,落实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农牧业农村牧区重大创建认定、品牌推选、产品认证、农牧业展会等工作挂钩机制。三是以农资打假和专项整治工作为重点,实施靶向监管,聚焦蔬菜残留、禽蛋禁用药物、牛羊肉“瘦肉精”、生猪屠宰注水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行动,特别是实施好农村牧区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违规行为,净化农村牧区食品市场,切实保障食品消费安全。
十、实施农牧业农村牧区创新性突破性工作行动计划。将“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非洲猪瘟和布病等动物疫病防控、农村牧区改革、马铃薯产业发展、建设现代农牧业产业园、种业发展、乡村建设和治理、乡村振兴制度保障等9项工作列入农牧业农村牧区创新性突破性工作行动计划。在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建设上,重点支持创建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通辽市肉牛产业、巴彦淖尔市向日葵和小麦产业、锡林郭勒盟肉羊产业4个自治区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在发展马铃薯产业上,以马铃薯生产标准化重点旗县为主,建设20个马铃薯绿色高效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在乡村建设治理和乡村振兴制度保障上,会同有关部门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农村牧区“四好”公路、文明村镇创建、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进一步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打造亮点,力争一批工作位列农业农村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