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开舱:74份生物材料移交内蒙古
原标题: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开舱:74份生物材料移交内蒙古
从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了解到,5月29日下午,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开舱及搭载物交接仪式在北京举行,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吴苏海代表我区搭载实验项目单位接收了来自内蒙古的74份搭载实验生物材料。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是我国面向空间站运营和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全新研制的航天器,于5月5日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5月8日顺利返回东风着陆场,5月15日运抵北京。
此次试验船返回舱搭载了有源科学实验、航天育种和空间生物实验,以及航天文化相关的近百个项目、近千种搭载物,是载人航天工程历次任务中搭载物种类最多、重量最大的一次,搭载实验项目单位来自全国30多所科研机构、20多个省区及相关企业。
据我区搭载实验项目单位——内蒙古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随洋介绍,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搭载项目是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面向全国征集遴选的。作为联盟成员单位,内蒙古生物技术研究院被指定承担了内蒙古范围内航天育种实验材料的征集工作,最终有9家单位的74份育种材料成功获批进行了搭载实验,涉及小麦、玉米、马铃薯、荞麦、燕麦、蒙古黄芪等26个品种。(下转2版)(上接1版)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在轨期间穿越了范艾伦辐射带,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特定空间的辐射和微重力等太空环境影响,使搭载材料发生积极变异,从而帮助我们选育出更多、更好的农作物和植物新品种。”随洋表示,航天育种是一个系统研究过程,种子搭载只是走了万里长征第一步。下一步,生物技术研究院将会同各材料报送单位,开展繁育相关的各项科学研究和实验。同时,生物院将进一步加强与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的合作,建设“航天育种内蒙古研究院”和一批航天新品种示范基地,让更多内蒙古的道地、特色农作物和植物搭上航天育种快车,为“科技兴蒙”贡献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