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信息化助力企业走上提质增效之路

魅力霍林河 2021-05-12 09:28:00

原标题:鄂尔多斯市信息化助力企业走上提质增效之路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在新的环境下,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信息化打造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全市正处于实施数字鄂尔多斯战略的重要时期,加快“四上”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于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激发企业活力,推进数字经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四上”企业构成情况

2020年,全市“四上企业”(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以上建筑业和房地产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1443家,分专业看:工业447家、建筑业185家、房地产业168家、批发零售业285家、住宿餐饮业77家、服务业281家。

二、信息化带动企业提质增效

(一)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水平稳步提升

2020年,我市所有“四上”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均使用了计算机,共拥有计算机94277台,平均每家企业使用计算机65台。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随着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宽带普及提速”和“光纤入户”,企业互联网普及率不断上升。2020年,全市所有“四上”企业均使用互联网,有网站的企业499家,共拥有网站521个,其中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企业拥有的网站数分别为89个、86个和77个,分别位居国民经济行业前三位。

(二)信息化网络应用方式趋于多样性

2020年全市“四上”企业中,100%的企业使用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使用网上银行是企业互联网应用的最主要活动,占比分别为85.3%和80.9%;超过40%的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员工培训、从政府机构获取信息、对外或者对内招聘、了解商品和服务的信息,占比分别为45.3%、44.0%、41.2%和41.0%;此外,企业还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或即时消息、拨打互联网电话或召开视频会议、提供客户服务、与政府机构互动等。在对外宣传推广方面,企业的互联网意识日益增强,有1131家企业通过互联网对本企业进行宣传和推广,占全部“四上”企业的78.4%。社交网站和互联网广告是企业宣传和推广的主要形式,分别占35.2%和34.6%;利用电子邮件和企业自有网站宣传的分别占29.8%和26.6%;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和搜索引擎宣传推介的分别占13.1%和8.3%。企业网络宣传和推广方式呈多渠道、多样化。

(三)信息化管理逐步普及

当前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日趋细化,部门配合协作日趋紧密,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全市“四上”企业中有97.4%的企业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信息化管理,仅有2.6%的企业未实行信息化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有利于企业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信息,能有针对性地做出组合优化的决策,合理配置企业资源,使企业具有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的能力,求得经济效益最大化。财务管理成为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应用方向。全市“四上”企业中,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达到91.0%,明显高于其他管理环节。其次为购销存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分别占比44.2%和34.7%。

(四)工业企业智能化初具规模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2020年,在全市44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260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涉及了智能制造,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8.2%。其中使用最多的是生产过程自动控制,达182家企业,占70.0%;110家企业自动优化调度生产线,占42.3%;89家企业在线开展网络化协同生产,占34.2%;64家企业在线追踪产品生产过程,占24.6%;13家企业在线开展个性化定制生产,占5.0%。工业企业智能化的发展,对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二、信息化发展仍有短板

(一)信息化投入不足

从企业网站建设来看,有网站的企业占34.6%,不到一半。从企业信息技术工作人员配备看,还有35.4%的企业没有信息技术工作人员。从信息化投入看,全市“四上”企业各类信息化投入共计8.3亿元,占“四上”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0.1%,仍有28.4%的企业没有信息化投入,1033家有信息化投入的企业户均信息化投入仅为80.4万元,远低于发达地区。由于信息化建设投入成本较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愿不强,企业信息化硬件、平台及软件建设投入明显不足,企业信息化基础仍较薄弱。

(二)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2020年,全市有97.4%的“四上”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使用了信息化管理,但是信息化管理水平并不高,企业信息化管理主要以财务管理为主,占使用信息化管理企业的91.0%。应用信息化参与购销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比重均不足50%,而应用客户关系管理、生产制造管理和物流配送管理的企业比重更低,仅为19.1%、14.9%和10.6%。信息化管理多侧重于企业经营的某个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大多数企业没有实现信息化对企业管理和业务流程的改造,难以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最大效能。

(三)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和深化,信息化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调查结果看,全市1443家“四上”企业中有信息技术人员的企业932家,共拥有信息技术人员3571人,占“四上”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的比重仅为1.4%,平均每百人中信息技术人员数量不足2人。技术人员的缺乏使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信息化技术运用程度受到制约。

三、加快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投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建议相关主管部门立足需求,以信息化建设为支点,支持和推动企业全方位发展。一方面要科学规划,鼓励和支持企业将信息化建设和升级改造列入企业重点工程,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化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要软硬兼顾投入信息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摆脱以硬件设备为主的投资方式,硬件设施、软件系统同时兼顾,逐步建立起以信息化为核心的运营系统,营造良好的企业运营环境和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企业发展中的桥梁作用。

(二)立足应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要立足基础应用,通过提高信息技术在企业采购、配送、支付和结算等领域的推广,提高信息化在企业的广泛运用。二是要优化共享资源,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发新的信息化成果,促使企业实现生产制造及物流配送等生产管理、购销管理以及客户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模式的创新。加速传统产业与信息化、数字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并实现转型升级。

(三)引进人才,加快信息化队伍建设

从企业信息化进程看,企业对信息化建设中知识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人才求贤若渴。建议一方面企业自身应积极完善人才机制,开展内部培训、外派交流学习以及与高校、科研单位协作,引进和培养高能力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另一方面人力资源部门要加大力度通过人才专业培训、技术交流、对外合作等方式,着力提供信息化人才建设的各类软硬件,建立人才使用的创新激励机制,不断适应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