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好非物质文化的“脐带血”?

魅力霍林河 1970-01-01 08:00:20

原标题:如何保护好非物质文化的“脐带血”?

原标题:如何保护好非物质文化的“脐带血”?

学员在课堂上现场刺绣。

张春花在给学员讲解刺绣针法。

培训方组织大家到内蒙古博物院参观。

姚凤琴在制做蒙古族传统鼻烟壶套。

群体性保护:不忘初心

王晓红来自兴安盟科右中旗,师从图什业图王府刺绣最后一位传人张春花学习蒙古族刺绣。现在她和师傅一起来到内蒙古农业大学每天在课堂里学习刺绣的有关知识,她非常享受这难得又珍贵的日子。

非遗传承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传承人群的断裂,文化部在年初正式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把传承人送进高校学习,此项培训也是对团体传承制度的探索。

此种培训方式也引来部分专家的担忧:用当代的文化教育、审美体系来提升古老技艺传承人群的艺术素养与创新能力,会不会使非遗“变异”?毕竟各项“独门绝技”都有它特定的生存土壤,这种群体性保护是否会对非遗传承带来“保护式破坏”? “作为我区首批承担培训非遗传承人唯一入选的院校,我们意识到自己肩上责任重大。”毕力格巴图是内蒙古农业大学蒙古族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承担本次培训任务,他很谨慎。在他看来,非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DNA,如同传统文化的“脐带血”,无论怎么传承,这袋“脐带血”都该纯正如初。毕力格巴图毕业于日本京都艺术大学,是内蒙古首位艺术设计学博士。采访过程中,他屡次强调,对传承人的培训是个严肃命题,务必使其“不失其本,不忘初心”。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