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语言人才培养,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原标题:加强语言人才培养,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内蒙古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窗口,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精通民族语言的专业人才作为支撑和保障。
语言人才是制约对俄蒙合作的主要因素。尽管我区是对俄蒙开放的重要窗口,但是对外语言人才明显不足。在俄语人才培养方面,仅有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学院以及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等为数不多的几所高等院校,每年俄语专业招生只有200多人,仅为黑龙江省的八分之一左右。在蒙古语人才方面,精通新蒙文的人才也是极度缺乏。
语言人才缺乏也成为制约内蒙古对外贸易的一个主要因素。以对俄贸易为例,我区和黑龙江在对俄开放合作方面均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在2000年之前我区的对俄出口总额与黑龙江省相当,曾一度超越黑龙江。但是近年来,我区对俄开放合作的水平与黑龙江省存在明显差距,2015年我区的对俄贸易额仅为黑龙江省的四分之一;2013—2015年三年间,黑龙江对俄贸易投资额为内蒙古的19倍。这种差距的产生,源于多种因素,但我区对俄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与黑龙江省的巨大差距,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今后我区要紧紧抓住中俄蒙经贸合作快速上升的发展期,加大语言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升我区对外交流合作的软实力。一是积极推进俄语和新蒙文人才培养“一条龙”,即推进大、中、小学俄语教学协同发展。以盟市所在地为中心,有计划、按比例恢复中学俄语和新蒙文教学,以此带动周边旗县,建议在招生、录取环节,对俄语和新蒙文考生给予一定政策倾斜;二是建议将俄语和新蒙文专业列为内蒙古紧缺人才专业,在公务员报考专业限制方面,对俄语专业人才给与相应的放宽;三是优先建设、发展一批高校俄语和新蒙文专业学科,在重点专业、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方面优先考虑采用俄语和新蒙文教学,在不同类别学校有计划、分层次地建设和发展一批俄语和新蒙文重点专业、重点学科,逐步形成的俄语和新蒙文学科群,满足社会对俄语和新蒙文人才的需求;四是推行政府、学校、企事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俄语和新蒙文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鼓励政府、高校、中学共建俄语和新蒙文教育实习基地,鼓励政府、企事业、高校共建商用俄语和新蒙文人才基地,协同创新复合型俄语和新蒙文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培养与就业相衔接。
(作者曹永萍系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