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民间技艺的根与魂
原标题:留住民间技艺的根与魂
编者按
自2006年起,国务院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遗产日”。去年,国务院将“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凸显了国家对文化和自然遗产工作的高度重视。
内蒙古的文化遗产蕴含着各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各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草原文明的瑰宝。内蒙古历史悠久,有许多“文化和自然遗产”藏身于民间,既有物质文化遗产如古村落建筑,也有精湛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和生产技艺。我区各地正在努力实现民间传统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今年的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本版带您一同领略民间传统技艺的绚丽多姿。——编者
鄂伦春狍子皮制作技艺传承人满古梅用选好的皮子做皮衣
非遗传承人贾宏伟在绘制皮雕画
在许多民间传统技艺日渐消逝的今天,我区的民间传统技艺依然绚丽多姿,保留着内蒙古独特的历史文化气息,宛如颗颗散落在草原上的明珠,熠熠闪光。
近日在各种民间传统技艺中穿行,不禁想起了木心的诗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而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说,一生只够爱一种民间传统技艺。
民间技艺千姿百态
我区民间传统技艺风格迥异。生动逼真、质感强烈、色彩艳丽、高贵典雅,足以与建筑、雕塑、绘画一起跻身于艺术殿堂,这是蒙古族皮雕画;自然流畅、工艺精美、风格独特、装饰性强、色彩鲜艳、剪贴的边线明朗整洁、富有木版画的刀木特点,这是布贴画;以金、银、铜、锡、玉石、象牙、竹、骨、木、角为原料,吸收蒙、藏、苗、满等少数民族金属工艺品的造型设计及装饰风格,以精湛的技艺制作的富有传统特色的工艺品,这是传统手工蒙镶技艺。
“油锤大,油锤圆,油锤伴随保平安。锤起锤落锤头稳,捶打麻油代代传。”这是榨麻油之前祭拜油锤的祝词。“捶打麻油已传承700余年,寄托了思乡之情和家的味道。”卧式榨油法工艺传承人王浩说。
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学生演奏民族音乐
“民间技艺不仅是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也应该是当代留给未来的遗产。”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原会长谭德睿说。
截至2016年底,内蒙古非遗六级名录体系基本形成。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区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9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99项(扩展项目71项),盟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90项,旗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312项,乡镇苏木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9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7名,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74名,盟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104名,旗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732名。2017年,第六批非遗项目统计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中。
携手“一带一路”
悠扬深沉的马头琴声在耳边飘荡,辽阔的草原,奔腾的骏马,仿佛就在眼前。伴随着悠长舒缓、意境开阔、气息绵长,旋律极富装饰性的蒙古族长调,“一带一路”呼和浩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振兴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图书馆开幕。
此次研讨会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思想,努力实现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当代文化发展相融相通。
会场外时不时传来咚咚的敲击声,循声而去,只见男女老少围着一位身着黄色蒙古袍、脚穿黑色蒙古靴的匠人,他左手抓着牛筋,右手舞动着木槌,牛筋在木槌的击打下逐渐散开,变成了一根根丝线。“将牛筋砸成丝线状,再粘到弓胎上,才能使弓箭更加牢固。”匠人边砸边向围观的群众介绍制作技艺。
这位匠人就是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传承人诺敏。上世纪90年代,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牛角弓结缘,从此立志传承保护该项技艺。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于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诺敏被选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并创造性转化
“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曾面临消逝的窘境。有些珍贵的民间传统技艺仅仅是单纯的手艺,只是一个空壳。”长期从事文化遗产与科技认知研究的内蒙古师范大学科技史研究院教师董杰说。经过各方努力,我区有的民间传统技艺已经创造性转化,一些民间传统技艺已经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
我区在保护传承民间传统技艺的过程中,结合特色乡土文化、田园风貌等自然优势,科学编制了民间传统技艺发展与保护规划,力求“一村一品”,达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
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镇常善村的卧式榨油法工艺,以及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鄂伦春族传统工艺品等都是非遗项目。古老的卧式榨油法工艺,给周边1974位农牧民带来实惠,年产捶打麻油1.5万斤,产品供不应求。蒙古族传统弓箭列入全国民运会及自治区民运会比赛项目,成为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的正规课程。弓箭制作直接带动相关旅游业增收。鄂伦春族兽皮制作技艺传承人满古梅帮扶12户贫困户脱贫。
保护与创新任重道远
非遗传承人齐田仓向巴基斯坦留学生展示仿真微型工艺
近年来,我区设置专项资金用于非遗保护工作。深入四川、贵州、江苏、浙江,以及内蒙古呼伦贝尔、阿拉善等地调研,启动非遗立法工作。设立了东乌珠穆沁旗、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等13个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总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并举办全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培训班,推动整体性保护。与蒙古国建立协作机制,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国教育文化科学部关于联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协议》等。利用“文化遗产日”“草原文化遗产日”及传统民俗节日,广泛开展宣传展示活动。2015年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一周内接待120多个团体及观众21万人次。启动“千校万户”计划,与近百所民族学校签订合作协议,给予资金支持。开展“双百保护”工程,对处于濒危状态的10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和100名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抢救性保护,实施内蒙古文化艺术长廊建设计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技艺技能抢救项目。在全区进行地毯式非遗普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非遗档案资料室、数据库、陈列室。开展《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丛书》计划,目前多部成果初稿已完成,理论研究成效相当显著。
民间传统技艺传承和保护是一项多元、长期的系统工程。84岁的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顾问华觉明建议:“第一,要充分认识传统工艺创新的必要性、必然性和艰巨性。第二,要正确处理政府、专家、技艺人的角色定位和相互关系,创建精确监控、精准扶持的工作模式。第三,要锐意创新,要和民众的现代生活相融合,拓展传统工艺的国内外市场。第四,建立非遗传承保护试点并推广。”
我们每个人都担当着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任,让我们共同努力将民间传统技艺保护和传承不断推向深入。(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薛来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