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40周年特别策划:那年我高考

魅力霍林河 1970-01-01 08:00:20

原标题:恢复高考40周年特别策划:那年我高考

 那年我高考

 1977年高考生赵国清: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赵国清(左一)与大学同学在一起

1956年出生的赵国清,每每想起40年前的那一天,都会心潮澎湃。

1977年10月21日傍晚,务农回家的赵国清像往常一样打开收音机听新闻联播,突然,一则消息如磁石般吸引住了他:广播里播送了国务院、教育部关于在全国恢复高考的通知。他屏声静气、一字不落地听完了这则消息,心里是深深的震撼。

“我也有机会参加高考上大学啦!”22岁的大小伙子如孩子般雀跃起来。高中毕业近4年后,赵国清的大学梦被重新点燃了。高中时,赵国清就是班里的尖子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经常关注时事的他在新闻中注意到,1972年周恩来总理在会见一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时,谈到要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收大学生,总理当时就有恢复高考的考虑了。听到这个新闻后,赵国清学习的劲头更足了,他想着高中毕业后就能考上大学。然而现实却是,毕业后,赵国清和他的同学们都灰溜溜地回了家。

赵国清回到昭乌达盟(现赤峰市)赤峰县碱场公社后五家大队的家,开始了高中毕业后的务农生活。家里6个孩子、再加上爷爷奶奶和父亲母亲,10口人的大家庭生活状况可想而知。因为是家里的长子,赵国清也肩负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他不但干农活、家务活,还到城里的建筑工地打工挣钱,苦活累活都干遍了。

在回家务农的时间里,赵国清从没忘记过自己的大学梦,那时,身边有一个青年被推荐上了大学,他羡慕极了,但心里却有一丝伤感,觉得自己的大学梦遥不可及。

1977年10月21日这天以后,赵国清觉得自己的大学梦近了,他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特殊年代,特殊高考,临阵磨枪,仓促上阵,从宣布恢复高考到正式考试的12月10日,满打满算不足2个月,要在短短的时间里将荒废了几年的知识捡起来,谈何容易?而且10月份正值秋收时节,赵国清白天要在地里劳作,但晚上不管多累他都不敢松懈,回家就复习,甚至有时候挑灯夜战,通宵学习。当时的中学教科书以工业基础、农业基础为主,虽说比较简单,但他身处农村一丁点儿有价值的复习资料都没有,再加上周围也没有一个可以讨论问题的人,遇到疑难问题,他只能自己解决。赵国清记得,他当时跑到邻村的一个知青点去听了2次政治讲座课,那就算是当时仅有的辅导课了。凭着当年的高中功底,他把教科书看了一遍又一遍,又把课后习题做了好多遍,尽量激发头脑中的知识点,让备考状态达到最佳。

不知不觉中,就到了考试的日子。考点设在离家12里地外的碱场公社中学。考试这天,赵国清6点就起床了,寒冬腊月,外面天还漆黑一片,他自己做了早饭和中午要吃的干粮,带上需要的东西从家里出发了。外面刮着刺骨的寒风,脚下是厚厚的积雪,赵国清步行穿过3里长的树林,跨过了2条河,过河时不慎滑到水坑里,鞋里灌满了水,可他居然也没觉得寒冷。

2天的考试,赵国清每天来回走25里地,他并没觉得累。他用“懵懵懂懂”这个词形容自己2天的考试。赵国清回忆,这场特殊的考试中,考生身份各异、经历五花八门,年龄差距大,出现了兄弟姊妹、夫妻或者师生等同考的现象。

考试结束后的1月8日,赵国清接到通知,到公社教育组去填报志愿,他毫不犹豫地在志愿栏内填写了“辽宁师范大学”,因为教师这个职业是他一直向往的,他希望能传授别人知识,让更多的人用知识改变命运。

填完志愿,接下来就是等待了,这个过程是最焦心的。好消息最终传来了,一天,同村的一个青年带回了喜讯:公社张榜了,赵国清榜上有名。听到这个消息,他欣喜若狂。

赵国清清楚地记得,几天后从邮递员手中接过沉甸甸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这个在任何艰苦环境下都没有流泪的大小伙子哭了,那是喜悦的泪水:那年全公社有300多人参加考试,仅有3名考上了大学,他就是其中一位。他还是村里的第一位大学生。消息传开后,全村沸腾了,乡亲们纷纷赶来如获至宝般地用欣慰和羡慕的眼神传看着他那封录取通知书。那天晚上,赵国清兴奋得一晚上都没睡着。

大学毕业后,赵国清回到家乡一所中学任教,后来他升任学校副校长。如今,那所学校已经是自治区的名校,赵国清也已经退休赋闲在家。他说,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会永远珍藏那段1977高考记忆。

那年我高考

1987年高考生赵存伟:圆梦的路有些坎坷

赵存伟(前排中)与同学合影

“虽然过去30年了,但高考对我的影响从未消逝。”1987年7月7日,家住乌海市乌达区的赵存伟参加了高考,但平时成绩优秀的她最后以0.5分之差名落孙山。高考,至今仍是她的一个心结,提起当年的往事,仍不时动容与沉思。

与别人上考场紧张不同的是,赵存伟上了考场反而不紧张,特别放松,提不起考试精神。平时备考时,为了给她提神,父亲常常晚上给她煮咖啡喝。但考试前一晚也许是太兴奋了,加之咖啡的刺激,她几乎一夜未眠。第二天早上起来,她迷迷糊糊去了考场。考试开始了,听着周围沙沙的答卷声,她左顾右看,自己怎么也集中不起精神。她暗自提醒自己:这是高考考场,你怎么能这么悠闲?但无论怎么自我刺激,都全然无效。考试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结束,但她已经坐不住了,她要交卷,监考老师劝她再答一会儿。

交卷后出了考场,她猛然想起了一道填空题,应该填“直布罗陀海峡”,但坐在考场时她却怎么也想不起来,2分就这样丢了。

高考结束后,她自我感觉不错。由于平时成绩好,家里早就为她准备了远行的被褥,母亲给她织了新毛衣。终于等来了高考成绩,全家和朋友都很激动,她的分数刚好超过大专线0.5分。然而,高兴不久,就传来让她和家人梦碎的消息,大专分数线提了1分……就这样,她与大学以0.5分失之交臂。

此后,向往大学的她又连续2次参加高考,但命运弄人,每次她都以1分左右的差距落榜。当她准备再次复读时,父母担心她高考失利会导致难以想像的后果,死活不肯让她参加第4次高考,藏起了户口簿。就这样,她带着深深的不甘结束了自己的高考生涯,将对大学的向往深埋心中。

她当时的压力是可以想见的。一个人们眼中的优秀学生、学生会主席屡屡高考失利,让她成了老师、同学,甚至乌达区的一个话题。此后好多年,她常会梦到高考,“我常晚上梦见自己在备考,经常是满桌子的书,就是找不到要用的那本,或者在黑暗中骑着车子去考场,却怎么也到不了地方,直至梦醒。”高考“呛水”的打击曾一度让她消沉,最初那几年,她夜里常常睡不着觉,一个人哭泣。

参加工作后,赵存伟一直怀着大学梦。那时刚出现成人高考,她又报名参加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成人考试。成绩公布后,她考了450多分,比录取线高了200多分。可是,她迟迟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她跑到招办去打问,原来是她考的分数比别人高得太多,让人怀疑有问题,本来录取了,后来名字又被划掉了。招办经过核实,给她发了录取通知书。但家里人对成人大学不了解,不让她上,她好说歹说,最后入学已经误了一个学期。那年,上内蒙古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的同学都是基层学校的教师,只有她一个人是工人,每学期上1个月的面试课,她上课请假,单位觉得她专业不对口不准假,她勉强上了一个学期只好放弃了。1993年,国家推出了自考,让她又看到了上大学的希望。她于是报考了内蒙古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最后取得了梦寐以求的大专文凭。

2000年以后,国家放开了高考年龄限制,她的心思又活了,一度想要离职再参加高考,但因为孩子等原因,最后无奈放弃了。如今,她已是乌海市一单位的骨干,多年来坚持写作,已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作家。

“我想以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参加高考的孩子们,远在一考定终身的30年前,虽然我没有挤过独木桥,但事实证明人生有很多条路,只要不懈努力,人生就会精彩。”赵存伟释然地说。

那年我高考

1997年高考生阿拉达尔图:3次高考终圆梦

阿拉达尔图考上大学后与父母合影

阿拉达尔图1976年出生于哲里木盟(现通辽市)扎鲁特旗义和塔拉苏木,他的第一次高考是在1995年。那年,他的数学仅考了27分,总分差专科线60多分。如果不是已经上了大学的哥哥坚持让他复读再考,他可能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参军了。

1996年,他第二次参加高考,成绩虽提高了不少,但还是差专科线整整10分。阿拉达尔图是文科生,这2次高考其他科目都还可以,只有数学拖后腿最严重,一直是他的短板。

1996年9月,阿拉达尔图再次踏上复读的征程,他下定决心要从数学科目下手,补齐短板。因为没有其他复习材料,他就把高中数学教科书上的所有课后习题做了一遍又一遍,烂熟于心。慢慢地,在定期的小测试中,他的数学成绩每次都有提高。他相信,只要能啃下数学这块硬骨头,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不过,毕竟自己经历过了2次高考,在第3次高考的前10天,阿拉达尔图还是感觉到了无形的压力。那段时间,他总觉得哪一科都没复习好,突然拿出来一个简单的问题似乎都答不上来了,尤其是历史、政治这两科需要大量背诵的科目,总是搞混年份或概念,张冠李戴。通常,他排解压力的方法就是运动,打篮球、玩单杠,好在每周做一套模拟卷,答题的感觉还在。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学校放假一天,阿拉达尔图和舍友们在班主任家看了实况转播,那也算是考前的一次放松。考前几天,他从邮政局给父亲单位打去电话,告诉父亲自己状态还行。父亲也只简单地叮嘱了一句:“好好考试,今年应该能上。”考前一天,阿拉达尔图没有再埋头复习,他跟舍友们一起去散步了,走着走着,不知谁突然想到一道题,大家又交流起来。

1997年7月7日,阿拉达尔图第三次踏进高考考场。他告诉自己,不能再像前两次高考那样每科考试都提前20分钟交卷了,这次一定要做完后检查再检查,直到结束铃声响起。第一天的考试很顺利,阿拉达尔图觉得自己考得还行。回到宿舍,他和几位舍友一对答案,都感觉还不错,大家便想着要吃点儿好的犒劳自己。于是,8个人你1块钱、我2块钱地凑了20多块钱,偷偷从学校围墙翻出校园,买回1只烧鸡和1个大西瓜。没成想,饱了口舌之欲,肚子却开始抗议了。临睡觉前,先后有6人出现了拉肚子症状,几个人折腾了一晚上,阿拉达尔图也是几乎整晚没睡。

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考试,他们早早就来到与宿舍一墙之隔的医院外等着,8点半大夫一上班就给开了止泻药,他们赶紧跑着去考场。由于拉肚子,再加上没睡觉,阿拉达尔图浑身酸软,一个劲儿出汗,再加上考试还是他最弱项的数学,刚开考,他有点儿慌了:“完了,难道今年又考不上了?”很快,他调整好心态,全身心投入到答题中。不过,这次他还是提前交卷了,因为肚子又开始闹腾,感觉要腹泻。

这次高考,让阿拉达尔图暗暗庆幸的是:在广播电台上班的哥哥给他押了2道政治题,居然全中了,而且都是论述题,这可把他乐坏了。果然,他的政治考了高分127分。

3天的考试结束了,阿拉达尔图对照标准答案给自己大概估了分,他心里有底了:今年应该能上大学了。

7月23日这天,是出成绩的日子,阿拉达尔图在牧区帮同学家拉牧草。上午,父亲从公社打来电话,托人找到了阿拉达尔图。电话里,父亲激动地说:“考上了!超二本线近20分。数学也可以,考了80分。”阿拉达尔图一撂下电话就赶紧收拾回家,哪还顾得上承诺同学帮忙的事儿。

阿拉达尔图如愿被内蒙古财经学院金融专业录取了。本身数学底子差的他学起金融来确实有点儿费劲,但他却一直很努力,在校期间还担任了学生干部,毕业论文还被评为优秀论文。毕业后,阿拉达尔图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进入银行系统工作,而是选择了一家他认为具有挑战性、能锻炼人的私企工作。2008年,他开始自己创业,如今已是一家经营体育赛事运营业务的公司董事长,从事着自己喜欢的体育事业。他说,高考给了他磨练意志的机会,给了他学习知识的更大平台,给了他创业的底气、勇气和自信。感谢高考!

 那年我高考

 2007年高考生李建乐:感谢那场铭心的“痛”

李建乐的毕业照

1987年出生的李建乐是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他参加了2次高考,高考带给他最深刻的印象是:病痛、混乱和如释重负。

李建乐在高考前曾经去过中南大学的校园,那里优美的环境和浓厚的人文氛围深深吸引了他,他暗暗将中南大学定为自己的理想学府。2007年,李建乐参加了高考,那一年,他的分数刚超二本线11分,与中南大学这所目标学府相距甚远。于是,他毅然选择了复读,连志愿都没有填报。

重新站在高三的起点,李建乐信心满满、斗志昂扬。作为一名文科生,他的数学成绩一直很不错,然而,因为种种原因,在第二次高考中,一直让他为自豪的数学成绩遭遇了滑铁卢。

之所以有这样差强人意的表现,李建乐将其归咎于那场高考前突然来临的病痛:2008年临近一模考试的一节体育课上,跑步训练时,他突然觉得右腿有些刺痛,当时他并没有在意,直到1周后,感觉腿疼得睡觉都无法翻身、走路时难以迈步,一家人这才重视起来。到了医院,医生说是劳累过度所致,简单开了点儿药。

然而,一模考试前一晚,他腿疼加剧,一晚上没怎么睡,第二天的考试不容乐观:一模成绩史无前例地跌出了年级前50名,以前的数学成绩都是120多分,这次居然只考了84分。

他的右腿疼得几乎不能动,父亲带着他到大医院检查,医生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要求住院。他要高考,让医生开了些药,准备高考结束再住院。

2008年6月7日,忍受着腿疼的李建乐终于熬到了第二次高考。上午的语文考试一向是他的强项,发挥稳定,很顺利。下午的数学考试经历了许多波折:先是没有打上车,只能坐公交车到考场。当他大汗淋漓地赶到考场门口时,考试铃声已经响起。检查完证件,可能是中暑了,刚刚坐稳的李建乐突然流开了鼻血,跟巡考老师去卫生间止住鼻血回来后,开考已过20多分钟,他还没做一道题呢。李建乐开始慌了,手忙脚乱地开始解题。他连最简单的sin30°是多少都记不起来了,6道大题仅做了2道半题。

考试结束后,李建乐一回家就大哭了一场。父亲默默去厨房做了晚饭,可他却一点儿胃口都没有,独自一人瘸着腿到了附近的广场。回家后,他匆匆洗漱倒头便睡,那晚是他生病以来睡得最香的一次。第二天,父亲送他去考场,大概是前晚情绪得到了彻底释放,他的最后两科考试都答得得心应手。

高考一结束,李建乐就遵医嘱住院了。成绩公布那天,他没勇气自己查分,父亲查完后兴奋地告诉正在输液的李建乐:“成绩还不错,咨询了一下老师,上内大、内师大应该都没问题。”而他还在心中念念不忘中南大学。

填报志愿时,李建乐虽未选择心仪的学府,不过却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这让他也觉得很满足了。他将志愿填报到了广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并被顺利录取。很多人问他,为啥不选择区内的一本院校而选择了一所区外的二本院校?他说自己只是遵从内心的想法,想到外面的大千世界看一看,长长见识。

李建乐说,他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始终珍藏并感谢那段难忘的高考经历。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志贤 于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