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身解数选学校 想说容易难出口
原标题:浑身解数选学校 想说容易难出口
如今,孩子上小学、升初中已成为万千父母的头等大事。与此同时,一些“名校”也即将开始一年一度的选拔性考试,这也促使许多学生家长使出“浑身解数”,只为子女能入读“名校”。现如今,“小升初”已与中考、高考并列为“人生三大考”。虽然教育部早已三令五申,反对各种形式的“小升初”考试。但事实上,“择校”的各个主体:学校、家长、培训机构早已对一切“潜规则”心知肚明……每个主体都熟练却又无奈地围绕着这一领域团团转,其中的内幕,众人皆知,却难以更改。而受教育的主体——孩子——却被放在了最后一端。
虽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出台多项措施遏制“择校热”,但政策虽严,在家长们看来却依然有“空间”,而这些“空间”也被家长们视作“择校”的最后机会,“空间”再小,依然有人想尽办法往里钻。这样的一个怪圈,何时才能结束?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问题又当如何破解?
“择校”难禁,缘何?
家长:“作为家长,谁都不肯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好的老师、好的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好的学校里。”在接受采访的家长中,几乎所有家长都认为当前存在择校现象。
教师:“从幼儿园到高中,择校现象几乎无处不在。择校之风盛行对教育质量和社会公平提出了严峻挑战。”
在采访中有一多半受访家长表示,择校“给普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孙女士是我市某中学的一名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她直言在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是不应该存在的。但同时也是学生家长的她坦言,自己会努力让孩子进名校,“如果有机会能为自己的孩子获得更好的受教育机会,谁会放弃呢?”孙女士一家在孩子就读的名校附近买下一套住房,就是出于进名校的考虑。
“家长有意见老师其实也有意见,但没有办法呀!”在我市某知名小学担任班主任的李老师坦言,随着学校的发展和择校生的猛增,现在班级数和班容量也越来越大,基本上老师只能兼顾学习好与不好两头的孩子,中间段的孩子受关注度肯定受影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我市,许多家长每年四五月份就为孩子上学的事开始“运作”了,六七月份进入择校“白热化”阶段。小学、中学“择校费”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不少家长则戏言“你懂得”。
“择校”,一方面是学生在选“好学校”,另一方面也是学校在选“好学生”。与张雨桐女儿在一个学校的学生家长朱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在今年摇号后就将参加市里几所中学的招生考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显然,各级教育部门强调了多年的“就近入学”原则,正在被“择校风”袭扰,也使得招生秩序陷入混乱状态。
刘致华表示,时下“择校热”乱收费现象在一些地方呈蔓延趋势,并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越是中心城市越严重”,这是全国各地都存在的现象。采访中许多受访对象都深有感慨,“如今上小学、初中,比上大学要难很多。”
据记者了解,我市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曾一度集中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建设和发展了一部分学校,使这些学校成为“重点校”,客观上造成这些“重点校”与其他普通学校在校舍、教育教学设施、师资、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加之目前择优选拔、层层淘汰的考试制度,使这些学校的生源又高出其他学校一截,由此形成校际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而这一不平衡,在人们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对子女接受优良教育的需求愈显强烈之后,就显得尤为突出。
备战“名校”,“压力山大”!
谁家拥有一个即将“小升初”的孩子,家长的内心一定是“压力山大”。在某网站的教育论坛上,一位家长发出这样的感叹。
“进入小学和‘小升初’必须依法免试”,我市教育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这样明确表示。
但在采访中,不少受访家长却告诉记者,电脑派位、就近入学等“合法”方式已经成了一种“垫底”的升学办法。“落后就要想办法。”家长们经常是在尝试了所谓的“各种办法”之后,才会无奈且不甘地等待“命运抉择”。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家长们为了顺利地进入知名小学或“小升初”,疲于奔命的架势早已拉开。
“五年级下学期必须准备,否则到时候一定会抓瞎。”张雨桐向记者发着牢骚。
“年年多少家庭为‘小升初’花费财力物力精力,看看有娃‘小升初’的家长哪个能安心工作?”“看看孩子们身心被择校摧残的样子。”采访中,许多家长也像张雨桐一样发着牢骚。
可无奈的是,牢骚之后,他们却继续着无奈着为孩子铺就择校之路。
进名校要“门子”“拉关系”;幼儿园学费高过大学学费。在不少家长看来,“最怕的是找不着门路。”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挤进“门”,家长们不遗余力,有买房落户的,有想办法把户口转到离好学校最近的亲戚朋友家,以期划片入围……
“如今多数重点中学取消了初中部,但随后又与区内一些学校联合办了分校。名校效应并未因此缓解,反有增加之势。”家长反映,“择校背后则是择校费用不断上涨。”在我市某事业单位工作的李女士,在“活动”了各种关系后,终于把孩子安排进了期望中的“名校”。李女士直言,当时择校所花的费用早已忽略不计,她觉得这是孩子远大前途的敲门砖。
王晗是我市某小学的尖子生,但在‘小升初’时也饱受“折磨”,由于“片内”中学不太理想,而“名校”被摇上的几率又不是很高,本来父母已经打算通过其他途径以确保她进入“名校”,但想不到的是,“摇号”后,却传来了“名校”录取的喜讯,不少人都说这孩子又给爹妈“挣”下几万元。
采访中记者也发现,部分家长的盲从、攀比等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择校热”温度的攀升。
“优质教育”难均衡,你懂得!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按照我市的相关规定,适龄儿童应就近入学严禁择校,所以在报名时需要查验户口簿和房产证,看孩子的户籍和法定监护人的户籍是否一致,户籍地址与房产证地址是否一致,而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则需要提供租住房屋的租住合同。
那么,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是否就能解决“择校热”问题?表面上看,“就近入学”政策足以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进入离家最近的学校。但实际上它也催生了另一个不公平。不同的片区意味着不同的学校,而不同的学校意味着教学质量的不同。
看来,仅仅依靠强制推行就近入学,不制定配套政策改变重点校一家独大的局面,恐怕难以彻底解决择校难题。对此,市教育部门也表示,今年将在严格落实“划片就近入学”政策的同时,将综合多种手段来推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记者通过采访多位家长发现,在“择校”怪圈之中,学校似乎成了一个奇怪的主体。在许多家长看来,本来应该均等的教育机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政策的缝隙之下被打乱了,“择校”似乎成了权力寻租的手段。
“资源分配不均等”是一些家长谈到“择校”的最深感受。张雨桐对记者表示,本来政策本意是说就近上学,电脑派位,但在师资资源、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大家都想上个“好学校”,谁愿意自己的孩子接受差的教育?于是想尽办法购买“好学校”周边的房子。
据记者了解,其实,为了遏制择校乱收费等行为,从国家到自治区及我市,都曾多次出台相关规定进行规范,但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其实,主要原因不是教育部门不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时候确实是能力所限。”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曹轶明表示,因为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好学校”,而各地优质教育资源有限,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大家都往‘好学校’挤,很难阻挡这种势头。”一直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并曾担任我市某小学校长的李滨则表示,眼下一些城郊学校每班只有三十多名学生,而城市中心的学校班容量庞大,有的多达五六十人。比如我市,若按城市户籍人口和适龄人口计算,学校资源基本接近正常需求,但“择校热”导致一些学校学生爆满,而一些学校则生源不足。
“破解‘择校热’现象,主要在于政府应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杨伊生表示,按照《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应实行免试就近入学。遏制“择校热”,最关键的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但是这样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年,‘择校’现象却依然没有得到依法治理。”
“这已经出现一种恶性循环。‘择校热’与‘择校难’的背后,不仅让众多家长身心疲惫,更是为教育腐败滋生了温床。”刘致华说,家长们为了“避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纷纷加入争夺优质教育资源的“战争”中。“校际差异的存在,导致了家长的择校热,而‘择校热’的存在又加剧了校际间的差异,并促成了更高潮的‘择校热’。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家长择校的代价就会越来越大。”刘致华表示。
“择校现象属社会越轨行为,其三大危害不容忽视。”杨伊生认为,首先,“择校”违背了义务教育公平原则,阻碍了区域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从而引发种种招生乱象;其次,引发不规范办学行为,一些所谓的“好学校”为了多招收择校生或“好学生”,将部分“优生”集中编入“火箭班”,配备好教师进行“因材施教”,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甚至不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削弱音、体、美、劳、德教育,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另外,“择校”进一步拉大各校生源和经济收入的差距,挫伤了非重点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从而加剧了薄弱校的办学困境,使得教育资源不均衡程度进一步扩大。
回归教育公平本质,发展所迫!
“如果就近入学同样能满足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谁还会去舍近求远、走后门托关系,甚至转户口呢?”刘致华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通过改造,尽快消灭薄弱学校,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使家长就近可以选择自己满意的学校。“教育部门在教育投入方面也不应一味地向‘好学校’倾斜,亟须加强‘薄弱校’的造血功能,同时还要改变教育部门对学校的考核评价体系。”刘致华认为,“择校热并非是‘死结’,治本之策就是走扩大优质资源、走均衡发展之路。”
“避免大范围择校现象的发生,需两条腿走路。”曹轶明则表示,教育系统内部要规范招生、办学、教学、收费等行为;同时,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人口和适龄青少年儿童数量合理布局学校等教育设施。这就需要在均衡硬件的同时均衡师资,让优秀教职员工合理流动起来。
而一位家长则向记者建议,“在教育资源一时难以均衡的情况下,要想缓解‘择校乱收费’问题,须各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铁腕’加以治理,‘建立联合监督机制,督促学校坚持国家‘就近、免费’就学的原则,实施‘阳光招生’,规范学校的招生行为,特别是要严管那些大量招收‘片外生’的学校。”
“择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对教育的差异化需求,而教育质量的不同又加剧了家庭的择校需求。”李滨则认为,由于不同学校的办学历史、师资初始配置以及声望等不同,导致了办学质量存在事实上的差异。“目前,即使政府只按学生人数进行拨款,并通过师资交流、校长轮换等措施促进学校之间资源的流动,但要在短期内缩小教育供给质量的差异也存在相当大的困难。”
“但是,如果和家长来个换位思考,你又无法过多地去责备他们这种舍近求远的择校行为。”杨伊生认为,针对公办学校,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薄弱学校设施水平,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使教育资源均衡化;而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应当尽可能办出自身特色,形成个性与品牌,使学生家长或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智力和经济承受能力等,选择自己真正所需要的学校。与此同时,作为家长,在为子女选择学校、谋划未来时,应当多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再做出明智的选择。
“真正合理的义务教育格局是,公办不择校、择校到民办,且不为教育质量、条件择校,而为特色择校。”刘致华表示,想做到这一点,政府必须要转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加大公办教育的投入,整体提高公办教育的质量。“其实,‘择校热’的症结仍旧在于,没有回归义务教育的公平本质。”刘致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