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而不俗 土而不粗 电影《回乡种田》走进心里那片土地

魅力霍林河 2015-07-03 09:36:00

原标题:乡而不俗 土而不粗 电影《回乡种田》走进心里那片土地

7月1日15:00,乌兰恰特大剧院1号厅座无虚席,作为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民族电影展参加展映影片《回乡种田》在这里上演。由蒙古族导演伊·呼和导演的影片《回乡种田》已入围中宣部、国家电影局“中国梦”主题精品国产电影展映,这是内蒙古唯一一部入选影片。目前,《回乡种田》的电影版权已被中央六套收购,即将角逐多个国内影展。

展映中,有的观众跟着主人公大笑,随着情节的发展,有的观众竟小声哭泣……

“没想到,乡村片能拍得这么棒,没想到内蒙古也能拍出这么棒的电影。”一位从影院走出的观众一连说了“两个没想到”。

一部“土”到心里的影片

“他就是爱他的事业,可以不厌其烦一遍遍修改细碎的台词。他爱内蒙古的每一寸土地,才会扎根拍这样一部乡土气息浓厚的农村题材影片。”内蒙古电视台导演崔婷(伊·呼和的妻子)说。

《回乡种田》是一部以鄂尔多斯市沿黄平原推进现代农业为素材的农村题材影片。讲述了一个出身农村的女大学生从城市毅然返乡,以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凭着青春的热情积极投身于新一轮农村建设中,推动持续几千年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所引发的悲喜故事。

在伊·呼和心中,一直有乡土情结。内蒙古电视台主持人刘钦在观影后评价说:“影片特别有生活气息,特别接地气。主要表现的是农村规模种植还有现代农业的建设,这么宏大的主题,驾驭上其实很有难度,以前有些作品拍得很乏味。但这部电影非常自然,很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更没想到的是台词还很风趣幽默。”

曾经有人评价华人导演李安的影片不同于小众文艺导演的剑走偏锋,也不将视野局限在商业片的鎏金辉煌。对于《回乡种田》的导演伊·呼和而言,他的电影既不想走入商业片的俗套,也不愿沉寂在文艺片中。他用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的镜头感说话,启用国家一级作家张秉毅与其联合编剧。这样一部倾注了很多心血的电影最终收获了观众真切的掌声、泪水和欢笑。

新晋导演是老电影人

著名导演顾长卫曾说过:“我觉得摄影师出身的人做导演特别合适,因为电影就是用镜头说话,摄影师的想像力都特别丰富,他们会找出‘美的语言’,他们的观察力也敏锐,所以摄影师中出了一批特别优秀的导演。”对于伊·呼和来说,走上电影路就是从摄影开始的。

看伊·呼和的从影经历,就像是《回乡种田》采用的报告文学《破茧成蝶》的名字一样,一点点孵化、孕育进而破茧而出。

1960年生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伊·呼和当过电影放映员,图片摄影报道员,与电影结缘只是早晚的事情。

1981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在当年升学考试时,伊·呼和在内蒙古考点就比较突出。伊·呼和回忆说,在北影的四年,他年年都是三好学生,上学的时候就很拼。“当时都是拍16毫米,自己冲洗自己剪接。”毕业之后分配至内蒙古电影制片厂从事摄影,他8月份进厂,11月就开始独立摄影,并渐渐在内蒙古电影圈崭露头角。《骑士风云》《悲情布鲁克》都有他的身影,开始和塞夫、麦丽丝有了更多合作。

用好作品征服观众

电影就是他生命的体现,乡土是他的电影情结。

不少熟悉伊·呼和的人说,他的作品将内蒙古式的大气注入乡土题材电影,又将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一点点糅出中国新农村的大格局。用一个出身农村的女大学生从城市毅然返乡,当大学生村官带动全村进行改革,道出了河套平原祖祖辈辈传统而又被打破的纠葛情感。

内蒙古电视台电视制作中心主任王品认为:“《回乡种田》电影人物特点非常鲜明,整个戏是喜剧的表现方式,同时非常有厚度,思想性也非常高,难能可贵。”

对于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伊·呼和曾经彻夜沉思。他常常想,农民的梦想该在哪儿生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的视野渐渐越过田野,望向城市。似乎只有金钱才能使人扬眉吐气,好像只有在城市才算进入现代化,但钱不代表能过尊严体面的生活,城市似又只是他人的城市,较之常常丧失尊严与体面、充斥着屈辱与隔阂的打工生活,在农田上自由耕作,成为大学生柳萌回望乡村时最诗意的所在。

伊·呼和认为,电影女主人公最初的坚守以及对家乡对田野的回归,还有在田野上写下新的田园诗般的进取,完成了属于他的电影时代的寓言。

内蒙古农业大学毕业生王明组建的百岁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也是走了一条大学生毕业返乡种田之路,他对影片有着更深的感触。观影之后王明激动地说:“我觉得电影非常充实,非常写实,是对我们农业人的真实写照。”(记者田子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