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10年保护成果 邀您去看非遗展览
原标题:共享10年保护成果 邀您去看非遗展览
原标题:共享10年保护成果 邀您去看非遗展览
100多件(套)非遗精品,160多名传承人现场展示“绝活”
鄂伦春兽皮制作、乌兰毛都刺绣、俄罗斯族民间舞蹈、鄂尔多斯婚礼……活动现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将植根于草原、历经岁月打磨的传统文化完美呈现出来,让众多市民“大饱眼福”,亲身感受到了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韵味。9月6日,草原文化遗产日暨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内蒙古展览馆开幕,本次活动期间都有哪些亮点,记者带你一一看过。
看皮影学刺绣
各类非遗精品“争奇斗艳”
走进一楼展厅,追寻记忆——非遗重点项目展览,通过还原先辈生活的场景,用图片、实物、视听等形式呈现320多项非遗项目。同时,活动首次集中展示了全区100多件(套)非遗精品。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遍野打也打不尽……”说起鄂伦春族,人们往往想到这首歌里所描绘的生活场景。在呼伦贝尔市展区,鄂伦春独特的兽皮文化、斜仁柱技艺受到众多市民的关注。“从帽子到靴子,原来兽皮可以制作的这么精美!”一位女士看着缝制好的皮靴,爱不释手。
“兽皮制作看似简单,却是个精细活,制作需要耐心细致。皮的哪个部位做什么都很有讲究,材质好的料要放在什么地方、如何镶边才能美观又实用,需要细心琢磨才能不浪费材料。”一位鄂伦春族老人坐在独具特色的“斜仁柱”房子旁,向人们展示兽皮文化的精湛与绚丽。
在白色幕布后面,表演者一边操纵着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还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具有浓厚的民族艺术风格。赤峰市巴林左旗的皮影,让很多人感慨,这是很多参观者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赏皮影戏。
唱腔调式句式多变,伴奏动听入耳,影人操作熟练准确,一幕幕精彩皮影戏接连上演。记者看到,在幕后表演者的操纵下,小小的皮影生动地表现出各种人物性格,演绎着世间悲喜。熙熙攘攘的市民在台前目不转睛地盯观赏,一个个神奇的“小人”如同活了一般。
通辽市的乌兰毛都草原蒙古族刺绣历史悠久,外观或质朴、清新,或漂亮、华贵,刺绣图案有山水,又有花鸟,惟妙惟肖,每一件刺绣制品堪称精美的艺术品。展区各种精品力作“争奇斗艳”,充分体现出了当地刺绣的精湛技艺,非遗项目传承人在现场创作,展示高超技艺,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赏,啧啧称赞,有几位市民现场拜师学艺,一针一线学起刺绣。
市民参与互动感受非遗魅力
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匠心传承——传承人手工技艺展示中,160多名传承人现场展示手工技艺110多项,很多青年人、小学生都参与了互动,感受非遗的魅力。
在包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秸画传承人肖俊光的展位前,10名学生在他的指导下,正用不同纹理的麦秸制作蜻蜓。“通过这次展览,我希望更多的人了解麦秸画,如果有人想了解或学习的话,我一定会尽心尽力教,只为了能让这项艺术传承下去。”肖俊光说。
“麦秸画是把管状的麦秆儿经过除膜、切片、劈丝等加工处理,然后再参照国画、剪纸、雕塑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经过十几道严格的工序,制作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花鸟等作品。”肖俊光告诉记者,从取材到作画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没有耐心,很难完成一幅作品。
参观的不少市民惊叹:“要不是走到跟前仔细辨认,绝对想不到这些古朴典雅、富有立体感、层次感的画是用麦秆做成的。”据肖俊光介绍,麦秸画可追溯至隋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但时至今日,不少人对麦秸画还是不了解,还有一些年轻人在他介绍原材料时,竟不知道麦子长什么样。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剪出栩栩如生的“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突泉、包头、和林格尔等地以及鄂伦春族的民间剪纸艺术,均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本次展览中,内蒙古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的传承人,为市民呈现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作品,展厅里数百幅富有想象力的剪纸,让市民感受到各地剪纸艺术与手法的鲜明对比。
记者注意到,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代表性的剪纸艺术,也融入了抗战“元素”。
“这是第一次剪抗战题材的剪纸,要体现出我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日的精神,这一幅作品就是将八路军展示不畏牺牲,英勇战斗的场景。”一位民间剪纸艺术家向过往的参观者讲述着那段不能忘记的历史。参观的市民王女士说:“早就听说包头剪纸全国闻名,今天还是第一次见,发现原来我们的传统艺术剪纸这么美,古朴又纯真,又有文化内涵,真该让孩子们学一学!”
突出实景和环境的营造
让人身临其境
本次展览亮点众多,首次综合反映非遗保护成果,通过重点项目图文介绍、非遗项目分布电子地图、非遗形象片、非遗出版物等内容,展示我区10年来非遗工作成果,更好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这些文化遗产,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此外,展览通过还原生活场景、用实物展示,12个盟市根据本地传统文化特色,突出实景和环境的营造,将非遗项目和内容融合其中,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本次展览时间为9月6日到12日,地点位于内蒙古展览馆,展览面向广大市民免费开放。全区12个盟市带来各自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不仅有人们熟知的剪纸、皮画、奶食制作,还有如蒙古族金银铜器制作、马鞍、马具制作,以及各地具有特色的服饰,手工艺制品等。展览期间,市民还可欣赏非遗舞蹈表演,40多个小型单项节目,170多名传承人将带来精彩的展演。(首席记者吴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