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注重学生的消防第一课
原标题:内蒙古:注重学生的消防第一课
原标题:消防第一课

锡林郭勒盟消防宣传人员向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讲解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曹立龙 摄

乌兰察布市消防员和志愿者引导孩子们进行疏散演习。康立文 摄
从8月中旬开始,内蒙古近30万高中和高等院校新生陆续开始一段新的成长历程。与此同时,内蒙古公安消防、教育和军区等部门也联合推出“消防第一课,平安送万家”活动,把消防安全作为新生军训必修课。目前,全区1157名消防“进军训”讲师团成员已经深入各地高中和大学校园,带领新生学习消防知识。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身边有哪些安全隐患吗?”“遇到突发火情,我们该如何及时疏散逃生呢?”在理论培训课程中,教员认真研究学生们的年龄层次和理解接受能力,用最生动形象、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广大师生深入浅出地讲解最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火灾特点,教员们总结出讲座、看片、答辩、点评、观摩、体验的“六步教学法”,以及讲解传授如何有效预防、如何快速报警、如何安全逃生、如何正确灭火等4类重点内容。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们争先恐后,一试为快。集宁一中高一新生张紫惠说:“我在军训中学到了很多火灾中自救逃生的办法和怎样帮助其他人脱险的技能,这些知识对我来说终生受用。我还获得了小小宣传员的称号,今后要向更多的人宣传消防知识,让更多的人掌握消防技能。”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在军训现场还开展了灭火比比看环节。高一新生王锴源亲身体验穿着防护服灭火,他感到很自豪,表示将来也要当一名消防员。在活动现场,消防官兵们还向求知若渴的同学们讲解了消防战士抢险救援器材装备,包括液压扩张钳、机动链锯、无齿锯、手台机动泵、防化服、避火服等,官兵们精彩的解说在帮助大家答疑解惑的同时,更加形象地展现了消防官兵在危急关头攻坚克难、奋勇拼搏的精神风采,使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消防部队肩负的神圣职责。
长期以来,我区各地始终把学校作为全民消防素质教育的重要起点,持续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示范学校”争创活动,逐步推动学校消防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今年新学期,兴安盟把自编自创的“消防逃生疏散操”作为新生军训重点内容,并列入全盟700多所中小学校新学期“消防第一课”。乌兰察布市向辖区特殊教育学校派驻“消防联络员”,针对聋哑、行为障碍学生开展“一对一”教育,与特教老师共同探索特殊情况下、特殊群体逃生自救方法和技能。巴彦淖尔市针对幼儿、小学生、初中生等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创作了校园消防系列歌谣,把家庭火灾预防、初期火灾处置、火灾现场逃生自救互救等常识编成歌曲童谣,在校园里传唱。军训期间,各地还组织新生家长现场观摩消防“进军训”活动,并为每一名到场观摩活动的家长发放消防知识手册,增进家校互动,普及消防安全知识。(记者 赵曦)